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可能的创新性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1 可能的创新性 | 第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农村养老保险 | 第19页 |
2.1.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 第19页 |
2.1.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第19-20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1页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22页 |
2.2.4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2-23页 |
3.我国农村居民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2页 |
3.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23-26页 |
3.1.1 以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为主的阶段 | 第23页 |
3.1.2 老农保阶段 | 第23-25页 |
3.1.3 新农保阶段 | 第25-26页 |
3.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农村推行的时代背景 | 第26-28页 |
3.2.1 农村地区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 | 第26-27页 |
3.2.2 农村流动人口数量多 | 第27页 |
3.2.3 农村社会结构和家庭规模的变化 | 第27-28页 |
3.2.4 农村社会观念的变化 | 第28页 |
3.3 影响农村居民参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推拉因素分析 | 第28-32页 |
3.3.1 原有养老方式对农民参保意愿的推力作用 | 第28-29页 |
3.3.2 新制度对农民参保意愿的拉力作用 | 第29-30页 |
3.3.3 农民自身因素在其参保选择中的效力 | 第30-32页 |
4.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省吉安市Y区为例 | 第32-41页 |
4.1 调查区域基本概况 | 第32-33页 |
4.2 调查目的及意义 | 第33页 |
4.3 调查范围及内容 | 第33-34页 |
4.3.1 调查范围 | 第33页 |
4.3.2 调查内容 | 第33-34页 |
4.4 调查时间及方法 | 第34页 |
4.4.1 调查时间 | 第34页 |
4.4.2 调查方法 | 第34页 |
4.5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41页 |
4.5.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参保情况 | 第34-35页 |
4.5.2 调查对象参保影响因素 | 第35-41页 |
5.进一步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 第41-45页 |
5.1 加大财政投入,地方政府适当增加补贴 | 第41页 |
5.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的积极性 | 第41-42页 |
5.3 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使养老保险步入正轨 | 第42-43页 |
5.4 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福利待遇水平 | 第43-44页 |
5.5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服务质量和水平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