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摘要 | 第4-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6页 |
1.1 前言 | 第13页 |
1.2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 | 第13-17页 |
1.2.1 壳牌气化炉 | 第13-14页 |
1.2.2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 | 第14-15页 |
1.2.3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 | 第15页 |
1.2.4 新型水煤浆气化炉 | 第15-17页 |
1.3 水煤浆气化炉内衬选材依据 | 第17-18页 |
1.4 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内衬材料 | 第18-28页 |
1.4.1 高铬内衬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8-21页 |
1.4.2 高铬内衬材料的长寿化研究 | 第21-24页 |
1.4.3 高铬内衬材料的损毁机理 | 第24-26页 |
1.4.4 高铬内衬材料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1.5 水煤浆气化炉用内衬材料的新发展 | 第28-33页 |
1.5.1 氧化物基内衬材料 | 第28-31页 |
1.5.2 非氧化物基内衬材料 | 第31-33页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第二章 磷酸盐结合铬铝锆砖的损毁机理研究 | 第36-48页 |
2.1 实验 | 第36-38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6页 |
2.1.2 实验过程与方案 | 第36-37页 |
2.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37-3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2.2.1 现场用后铬铝锆砖显微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2.2.2 外部气氛对磷酸盐结合铬铝锆砖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40-4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结合体系对铬铝锆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8-63页 |
3.1 实验 | 第48-50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48页 |
3.1.2 实验过程与方案 | 第48-50页 |
3.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50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0-62页 |
3.2.1 结合剂对铬铝锆浇注料抗气化炉渣侵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0-56页 |
3.2.2 碳化硅的引入对铬铝锆浇注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典型耐火组元与气化炉渣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第63-94页 |
4.1 实验 | 第63-64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63页 |
4.1.2 实验过程与方案 | 第63-64页 |
4.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6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4-92页 |
4.2.1 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 第64-76页 |
4.2.2 典型耐火组元与气化炉渣的相互作用 | 第76-86页 |
4.2.3 新材料体系的设计 | 第86-9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烧成Al_2O_3-C材料抗气化炉渣侵蚀性能研究 | 第94-106页 |
5.1 实验 | 第94-96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94页 |
5.1.2 实验过程与方案 | 第94-95页 |
5.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95-96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4页 |
5.2.1 物理性能 | 第96页 |
5.2.2 显微结构及孔结构 | 第96-98页 |
5.2.3 抗渣侵蚀性能 | 第98-102页 |
5.2.4 分析与讨论 | 第102-10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烧成Al_2O_3-TiO_2-C材料抗气化炉渣侵蚀性能研究 | 第106-118页 |
6.1 实验 | 第106-107页 |
6.1.1 实验原料 | 第106页 |
6.1.2 实验过程与方案 | 第106页 |
6.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106-107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17页 |
6.2.1 物理性能 | 第107页 |
6.2.2 物相组成 | 第107-108页 |
6.2.3 孔结构与显微结构 | 第108-112页 |
6.2.4 抗渣侵蚀性能 | 第112-115页 |
6.2.5 分析与讨论 | 第115-11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七章 烧成Al_2O_3-MgAl_2O_4-C材料抗气化炉渣侵蚀性能研究 | 第118-127页 |
7.1 实验 | 第118-119页 |
7.1.1 实验原料 | 第118页 |
7.1.2 实验过程与方案 | 第118页 |
7.1.3 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118-119页 |
7.2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26页 |
7.2.1 物理性能 | 第119-120页 |
7.2.2 孔径分布 | 第120-121页 |
7.2.3 显微结构 | 第121-123页 |
7.2.4 抗渣侵蚀性能 | 第123-126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0页 |
8.1 结论 | 第127-129页 |
8.2 后期工作展望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1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142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
摘要 | 第145页 |
ABSTRACT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