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选题背景 | 第8页 |
2.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11-12页 |
1.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 第11页 |
2.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概述 | 第12-20页 |
(一)生态道德教育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生态道德 | 第12-13页 |
2.生态道德教育 | 第13页 |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 第13-16页 |
1.生态道德教育目标 | 第13-14页 |
2.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 第14-16页 |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 第16-20页 |
1.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16-17页 |
2.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 | 第17-18页 |
3.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18页 |
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第18-20页 |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8页 |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1.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 | 第20-22页 |
2.生态道德教育方式、方法不恰当 | 第22-23页 |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1.大学生个体方面 | 第23-24页 |
2.学校教育方面 | 第24-25页 |
3.家庭教育方面 | 第25-26页 |
4.社会方面 | 第26-28页 |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 | 第28-37页 |
(一)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 第28-33页 |
1. 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 第28-30页 |
2.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 第30-31页 |
3. 健全生态道德教育保障机制 | 第31-33页 |
(二)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及政府的力量 | 第33-37页 |
1. 家庭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工程 | 第33-34页 |
2. 社会教育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平台 | 第34-36页 |
3. 发挥政府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维护作用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