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城市生态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发展 | 第13-15页 |
·国外城市生态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发展 | 第13-14页 |
·国内城市生态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发展 | 第14-15页 |
3. 研究理论基础、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4. 预期结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 | 第20-28页 |
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20-24页 |
·生态设计 | 第20-21页 |
·城市生态公园 | 第21-24页 |
2.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 第24-26页 |
·自然生态性原则 | 第24页 |
·保护利用原则 | 第24页 |
·地域性原则 | 第24-25页 |
·“3R”原则 | 第25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5页 |
·公众参与原则 | 第25-2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生态公园优秀案例分析 | 第28-36页 |
1. Woolston城市生态公园 | 第28-29页 |
·公园概述 | 第28页 |
·生态技术手段 | 第28-29页 |
2. 美国波特兰唐纳德溪水公园 | 第29-30页 |
·公园概况 | 第29-30页 |
·“人工自然”的生态介入 | 第30页 |
3 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 第30-32页 |
·公园概述 | 第31页 |
·空间布局 | 第31页 |
·水体设置 | 第31-32页 |
·生态技术应用 | 第32页 |
4 成都活水公园 | 第32-34页 |
·公园概述 | 第32页 |
·空间布局 | 第32-33页 |
·人工湿地系统 | 第33-34页 |
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城市生态公园实地调研 | 第36-74页 |
1 调研对象及调研方法 | 第36页 |
2 南京市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 | 第36-43页 |
·公园概况 | 第36-37页 |
·城市性 | 第37-38页 |
·生态性 | 第38-41页 |
·公园性 | 第41-43页 |
3 上海世纪公园 | 第43-50页 |
·公园概况 | 第43页 |
·城市性 | 第43-44页 |
·生态性 | 第44-47页 |
·公园性 | 第47-50页 |
4 上海后滩公园 | 第50-56页 |
·公园概况 | 第50-51页 |
·城市性 | 第51页 |
·生态性 | 第51-54页 |
·公园性 | 第54-56页 |
5 常州高铁生态公园 | 第56-61页 |
·公园概况 | 第56-57页 |
·城市性 | 第57-58页 |
·生态性 | 第58-59页 |
·公园性 | 第59-61页 |
6 常州蔷薇公园 | 第61-66页 |
·公园概况 | 第61-62页 |
·城市性 | 第62页 |
·生态性 | 第62-64页 |
·公园性 | 第64-66页 |
7 案例调查综合分析 | 第66-73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因子权重 | 第66-70页 |
·综合评价分析 | 第70-73页 |
8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证应用——以常州市横山桥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第74-98页 |
1 横山桥生态公园建设条件要素分析 | 第74-76页 |
·资源分析 | 第74-75页 |
·区位分析 | 第75页 |
·场地现状分析 | 第75-76页 |
·上层规划解读及政策导向 | 第76页 |
2 优劣势分析 | 第76-77页 |
·横山桥生态公园建设有利条件 | 第76-77页 |
·横山桥生态公园建设不利因素 | 第77页 |
3 规划依据与原则 | 第77-78页 |
·规划依据 | 第77页 |
·规划原则 | 第77-78页 |
4 规划理念、目标及定位 | 第78-79页 |
·规划理念分析 | 第78-79页 |
·规划设计目标 | 第79页 |
5 城市生态公园总体景观规划设计 | 第79-96页 |
·总体规划布局 | 第79-80页 |
·功能分区 | 第80-85页 |
·交通组织及水系规划 | 第85-86页 |
·景观布局 | 第86-91页 |
·竖向设计 | 第91-92页 |
·种植规划 | 第92-93页 |
·照明规划 | 第93-94页 |
·特色小品设计 | 第94-96页 |
6 方案特色 | 第96-97页 |
·生态功能与教育相结合 | 第96页 |
·传承场地的内在精神 | 第96-97页 |
·生态技术手段的使用 | 第97页 |
7 方案存在的不足 | 第97页 |
8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六章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优化建议与展望 | 第98-110页 |
1 我国城市生态公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8-100页 |
·相关理论研究的欠缺,理论体系不完善 | 第98页 |
·前期设计以设计师为主导,缺少公众参与及监督 | 第98页 |
·生态教育功能的缺失 | 第98-99页 |
·伪生态的设计 | 第99页 |
·施工与设计预期不符,后期管理养护不到位 | 第99-100页 |
2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优化建议 | 第100-108页 |
·城市生态公园选址建议 | 第100-101页 |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建议 | 第101-107页 |
·城市生态公园施工高标准化建议 | 第107页 |
·城市生态公园后期管理、养护建议 | 第107-108页 |
3 城市生态公园发展前景展望 | 第108-109页 |
·更为广泛的城市居民参与度 | 第108-109页 |
·清洁新能源的深度利用 | 第10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110-112页 |
1 主要结论 | 第110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110-111页 |
3 存在的不足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附录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