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工况下抽油杆耐应力腐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抽油杆应力腐蚀寿命的分析 | 第16-26页 |
| ·抽油杆受力的力学分析 | 第16-19页 |
| ·经典抽油杆杆柱的设计理论 | 第19-21页 |
| ·抽油杆腐蚀疲劳寿命的计算 | 第21-24页 |
| ·交变载荷下的形变与断裂 | 第21-23页 |
| ·抽油杆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抽油杆耐应力腐蚀性能的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抽油杆应力腐蚀试验平台的搭建 | 第26-37页 |
| ·应力腐蚀概述 | 第26-28页 |
| ·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腐蚀疲劳概述 | 第29-30页 |
| ·试验平台系统的搭建 | 第30-36页 |
| ·选择试验系统的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 ·应力环测试系统 | 第31-32页 |
| ·微机控制慢速率应力腐蚀试验系统 | 第32-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油田抽油杆耐应力腐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37-71页 |
| ·油田采出液水质的分析 | 第37-41页 |
| ·氯离子的浓度分布 | 第37-38页 |
| ·钙离子的浓度分布 | 第38-39页 |
| ·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的分布 | 第39页 |
| ·pH值的分布 | 第39-40页 |
| ·碳酸根离子的分布 | 第40页 |
| ·油田采出液水质的总体分析 | 第40-41页 |
| ·抽油杆应力腐蚀试验的试验设计 | 第41-47页 |
| ·试验设计方法的选取 | 第41-43页 |
| ·正交实验表的选取 | 第43-44页 |
| ·因子水平的确定 | 第44-47页 |
| ·正交试验表的设计 | 第47页 |
| ·试验步骤 | 第47-57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47-49页 |
| ·溶液的配置 | 第49-51页 |
| ·试验过程 | 第51-57页 |
| ·正交试验的结果 | 第57-58页 |
|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58-70页 |
| ·考虑应力腐蚀的高强度抽油杆杆柱设计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4330抽油杆耐应力腐蚀性能评价 | 第71-84页 |
| ·试验标准的选取 | 第71-73页 |
| ·试验设计 | 第73-75页 |
| ·正交试验表的选取 | 第73-74页 |
| ·离子浓度的确定 | 第74-75页 |
| ·实验设计表 | 第75页 |
| ·实验步骤 | 第75-80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75-76页 |
| ·溶液的配置 | 第76页 |
| ·试验过程 | 第76-80页 |
| ·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第80-83页 |
| ·实验结果 | 第80-81页 |
| ·4330高强度抽油杆耐应力腐蚀性能的评定 | 第81-82页 |
| ·离子浓度影响的分析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 1.主要结论 | 第84页 |
| 2.不足与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附录 | 第89-10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