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后评价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后评价发展概况 | 第11页 |
·项目后评价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2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页 |
·生态学理论 | 第14-15页 |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综述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评价框架构建 | 第17-26页 |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和意义 | 第17-19页 |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 第17-18页 |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评价的意义 | 第18-19页 |
·项目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对比法 | 第19页 |
·逻辑框架法 | 第19-20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20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0页 |
·因果分析法 | 第20-21页 |
·综合评价法 | 第21页 |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评价框架 | 第21-25页 |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目后评价方法选择 | 第21-22页 |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2页 |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评价框架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石狮市永宁镇梅港片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现状 | 第26-43页 |
·项目介绍 | 第26-33页 |
·项目示范区选取 | 第26-27页 |
·项目示范区背景 | 第27-33页 |
·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 | 第33页 |
·项目目标任务 | 第33-35页 |
·总体目标 | 第33-34页 |
·整治时限 | 第34页 |
·整治目标 | 第34-35页 |
·整治具体指标 | 第35页 |
·项目区项目内容与实施 | 第35-40页 |
·连片整治示范内容 | 第35-36页 |
·技术方案 | 第36-38页 |
·配套能力建设实施 | 第38-39页 |
·实施情况 | 第39页 |
·投资情况 | 第39-40页 |
·项目成效 | 第40-42页 |
·环境状况改善成效 | 第40-41页 |
·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保障和改善民生 | 第42页 |
·运行管理 | 第42页 |
·运行维护资金来源 | 第42页 |
·设施管理维护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石狮市永宁镇梅港片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后评价 | 第43-58页 |
·项目目标后评价 | 第43-48页 |
·目标设置合理性分析 | 第43-45页 |
·目标实现程度分析 | 第45-48页 |
·项目过程后评价 | 第48-49页 |
·项目管理后评价 | 第49-51页 |
·项目投资控制后评价 | 第51-53页 |
·项目影响后评价 | 第53-56页 |
·生活污水整治 | 第53-54页 |
·生活垃圾整治 | 第54页 |
·梅港沟截污系统建设 | 第54-55页 |
·公众环境满意率调查 | 第55-56页 |
·项目影响后评价小结 | 第56页 |
·项目综合后评价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