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国内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评述 | 第12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路线 | 第13-14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生态市的定义 | 第16页 |
·生态市建设政府行为 | 第16-17页 |
·研究基础 | 第17-22页 |
·新公共管理及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政府行为理论 | 第18-19页 |
·生态控制理论 | 第19-22页 |
第3章 晋江市生态市建设中政府行为现状分析 | 第22-44页 |
·晋江生态市创建评价 | 第22-29页 |
·晋江市概况 | 第22-23页 |
·晋江生态市建设进程 | 第23-24页 |
·晋江市生态市建设指标评价 | 第24-29页 |
·晋江市在建设生态市过程中政府行为 | 第29-38页 |
·生态市发展战略与规划的提供者 | 第32-34页 |
·生态市建设制度建设与制度供给的主导者 | 第34-35页 |
·生态市建设中具体服务的实施者 | 第35-38页 |
·生态市价值导向的引领者 | 第38页 |
·晋江市在建设生态市过程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未能切实履行生态保护责任 | 第39页 |
·政府生态服务职能弱,缺乏社会力量参与 | 第39-40页 |
·政府一手包办,部门协作欠缺 | 第40-41页 |
·晋江市在建设生态市过程中政府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1-44页 |
·政府转型缓慢 | 第41-42页 |
·政府的职能转变滞后 | 第42页 |
·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 第42-44页 |
第4章 国内外中小城市生态市建设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第44-50页 |
·国内外中小城市生态市建设政府行为具体做法 | 第44-47页 |
·国外生态市建设 | 第44-46页 |
·国内生态市建设 | 第46-47页 |
·国内外中小城市生态市建设政府行为经验总结 | 第47-50页 |
·国内外生态市建设中的相同点 | 第47-48页 |
·国内外生态市建设中的差异 | 第48-50页 |
第5章 完善晋江在生态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对策 | 第50-61页 |
·落实政府生态责任 | 第50-55页 |
·政府对生态制度的建设责任 | 第50-52页 |
·政府对自然的生态管理责任 | 第52-53页 |
·对公众的生态服务责任 | 第53-54页 |
·对经济发展的生态管护责任 | 第54-55页 |
·建设生态型服务政府,引导公众参与 | 第55-57页 |
·建立生态服务政府 | 第55-56页 |
·做好公众参与引导 | 第56-57页 |
·完善生态恢复长效补偿机制 | 第57-58页 |
·切实规范政府行为 | 第58-61页 |
·以科学制度规范政府行为 | 第58-59页 |
·健全监督体系 | 第59-60页 |
·简政放权优化政府行为 | 第60-61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