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北川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以香泉乡青岗树采石场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5-17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页
   ·论文结构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6页
   ·自然地理环境第21-22页
     ·地质地貌第21-22页
     ·气候第22页
     ·水文第22页
   ·生态环境条件第22-26页
     ·本土生物资源第22-23页
     ·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第23-24页
     ·矿山环境问题第24-26页
第3章 矿山生态恢复技术原理与方法第26-33页
   ·土壤改良第26-27页
     ·客土覆盖第26页
     ·基质改良第26-27页
   ·边坡治理第27-28页
     ·边坡形成第27页
     ·边坡治理原则第27-28页
     ·边坡治理的工程措施第28页
   ·植被恢复第28-31页
     ·植物种类选择目标第28页
     ·植物种类选择原则第28-29页
     ·植物配置第29页
     ·植被恢复技术第29-31页
   ·3S技术集成应用第31-33页
第4章 北川香泉乡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评价第33-48页
   ·北川香泉乡矿区概况第33-37页
     ·自然地理第34-35页
     ·地层岩性第35-36页
     ·地质构造第36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36-37页
     ·工程地质条件第37页
     ·环境地质条件第37页
   ·香泉乡青岗树矿区土壤调查第37-42页
     ·研究区土壤试验结果第37-39页
     ·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第39-42页
     ·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第42页
   ·香泉乡青岗树矿区周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42-45页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42-44页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44-45页
   ·香泉乡青岗树矿山废弃地土壤质量特征第45-46页
     ·物理结构不良,持水保肥能力差第45页
     ·pH值第45-46页
     ·极端贫瘠或养分不均衡第46页
     ·干旱或生理干旱严重第46页
   ·香泉乡青岗树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46-47页
     ·占用土地资源第46页
     ·污染自然环境,造成生态失调第46-47页
     ·地质灾害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青岗树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设计第48-63页
   ·地质环境调查及评估第48-50页
     ·土地、植被资源及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现状评估第48-49页
     ·含水层破坏现状评估第49-50页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第50页
     ·现状评估分区第50页
   ·研究区域恢复治理分区第50-52页
     ·分区原则及方法第50-51页
     ·分区综述第51-52页
   ·研究区域恢复治理的目标和任务第52页
     ·目标第52页
     ·任务第52页
   ·研究区域恢复治理规划第52-53页
   ·研究区域恢复治理过程第53-57页
     ·重点恢复治理区(I区)的恢复治理第54-56页
     ·次重点恢复治理区(II区)的恢复治理第56-57页
     ·一般恢复治理区(III区)的恢复治理第57页
   ·研究区土地复垦第57-60页
     ·土地复垦原则第57-58页
     ·土地复垦目标第58页
     ·复垦方案第58页
     ·客土来源第58-59页
     ·复垦措施第59-60页
   ·研究区边坡治理第60-62页
     ·设计原则第60页
     ·治理目标第60页
     ·边坡施工工艺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青岗树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第63-78页
   ·植物种类选择原理及方法第63-65页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63页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第63-64页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第64-65页
     ·总排序第65页
   ·植物种类筛选第65-77页
     ·草本植物优选第65-68页
     ·藤本植物优选第68-70页
     ·乔木类植物优选第70-73页
     ·灌木类植物优选第73-76页
     ·各类植物权值排序第76-77页
     ·优选植物评价第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78-80页
   ·结论第78页
   ·建议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致谢第83-86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处理场镇生活污水工艺诊断与改造
下一篇:HSV-1碱性核酸酶AN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和活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