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21页 |
·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法 | 第12页 |
·观察法 | 第12页 |
·调查法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国内外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课堂生态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小学英语课堂生态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课堂生态 | 第19页 |
·生态课堂 | 第19-20页 |
·课堂生态系统 | 第20-21页 |
2 课堂生态的内涵 | 第21-29页 |
·课堂生态结构 | 第21-22页 |
·课堂生态特征 | 第22-24页 |
·动态性 | 第22-23页 |
·共生性 | 第23页 |
·开放性 | 第23页 |
·平衡性 | 第23-24页 |
·课堂生态功能 | 第24-29页 |
·能量流动 | 第24-25页 |
·物质循环 | 第25-26页 |
·信息传递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功能 | 第27-29页 |
3 小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表征 | 第29-47页 |
·课堂生态失衡的含义 | 第29页 |
·小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表征 | 第29-41页 |
·课堂生态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单一 | 第30-32页 |
·课堂生态系统内外信息传递封闭 | 第32-33页 |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教材作为载体出现异化 | 第33-34页 |
·教育生态检测中的学科检测工具异化 | 第34-37页 |
·课堂生态因子间的能量没有被充分利用,能量耗散过多 | 第37-39页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能量不足的现象 | 第39页 |
·课堂生态环境中班级布局不合理 | 第39-41页 |
·小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41-47页 |
·教师与学生交往片面化 | 第41-42页 |
·课堂生态系统被割裂 | 第42页 |
·课堂教学为考试服务 | 第42-43页 |
·教育的育人功能出现异化 | 第43-44页 |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44-45页 |
·学校忽视对英语文化氛围营造 | 第45-47页 |
4 小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的优化策略 | 第47-57页 |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生态的理念 | 第47-49页 |
·把课堂教学的能量流动视为交互的 | 第47页 |
·打造有生命律动的课堂生态 | 第47-48页 |
·注重教师信息的输出方式与学生的反馈 | 第48页 |
·视教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注重隐形文本的对话与理解 | 第48页 |
·重视学校、课堂生态环境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 第48-49页 |
·课堂教学也应该与学校,家庭之间相互联系 | 第49页 |
·生成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 第49页 |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生态的操作策略 | 第49-57页 |
·多开展课堂活动,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 第49-51页 |
·倡导小组合作,生成动态教学过程 | 第51-52页 |
·创设情境,寓学于生活 | 第52-53页 |
·减少教材内容,降低考试难度 | 第53-54页 |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避免学生机械式学习 | 第54页 |
·学校定期举办英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 第54-55页 |
·创设富有英语氛围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 | 第55-56页 |
·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合作 | 第56页 |
·寻找校企合作,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感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