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1页 |
·草莓栽培概况 | 第14页 |
·Ca离子对植物的影响 | 第14-15页 |
·AMF对植物的影响 | 第15-17页 |
·PO对植物的影响 | 第17-18页 |
·草莓品质及抗氧化性 | 第18-19页 |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21-44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6页 |
·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第21页 |
·草莓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草莓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 第22页 |
·草莓果实中VC含量测定 | 第22-24页 |
·草莓果实中类黄酮、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24-25页 |
·草莓果实中SOD、CAT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草莓果实中天竺葵、矢车菊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42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VC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类黄酮、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3-37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SOD、CAT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天竺葵、矢车菊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不同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58页 |
·研究现状 | 第44-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试验试剂 | 第45-46页 |
·样品处理 | 第46页 |
·标准液的配置 | 第46页 |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6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中K含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中Na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中Ca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中Mg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中Zn含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中Fe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中Cu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Ca浓度下AMF及PO对草莓中Mn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