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复合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 | 第13-15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及进展 | 第13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特点 | 第14-15页 |
·空气阴极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空气阴极MFC的构型 | 第15-17页 |
·阴极研究的重要性 | 第17页 |
·空气阴极催化剂 | 第17-21页 |
·空气阴极集电体 | 第21页 |
·空气阴极粘结剂及扩散层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及性能评价方法 | 第24-36页 |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第24-2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页 |
·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XRD) | 第24-2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5页 |
·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法(EDX) | 第25页 |
·比表面及孔分布特性 | 第25-26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建 | 第26-29页 |
·阳极的制备 | 第26页 |
·阴极的制备 | 第26-27页 |
·反应器的组装 | 第27-2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MFC的启动及运行 | 第29-31页 |
·反应器外电路 | 第30页 |
·阳极接种 | 第30-31页 |
·反应器的启动 | 第31页 |
·反应器的运行 | 第31页 |
·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电压数据采集 | 第31页 |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 第31-32页 |
·极化曲线 | 第32页 |
·功率密度曲线 | 第32-33页 |
·开路电压 | 第33页 |
·交流阻抗谱法(EIS) | 第33-34页 |
·MFC性能测试仪器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参数的确定 | 第36-44页 |
·阳极材料对MFC性能的影响 | 第37-40页 |
·实验设计 | 第38页 |
·运行电压曲线 | 第38页 |
·功率密度曲线 | 第38-40页 |
·电极间距对MFC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实验设计 | 第40页 |
·运行电压曲线 | 第40页 |
·功率密度曲线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复合催化剂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 第44-64页 |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44-48页 |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44-45页 |
·复合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45-46页 |
·复合催化剂的SEM分析 | 第46-48页 |
·复合催化剂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 第48-62页 |
·复合催化剂对阴极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复合催化剂对MFC产电性能的影响 | 第49-53页 |
·复合催化剂阴极的阻抗谱及内阻分析 | 第53-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泡沫镍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 第64-78页 |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64-69页 |
·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64-65页 |
·复合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65页 |
·复合催化剂的EDX分析 | 第65-66页 |
·复合催化剂的SEM分析 | 第66-68页 |
·复合催化剂的比表面及孔分布特性分析 | 第68-69页 |
·泡沫镍空气阴极的制备及性能 | 第69-71页 |
·泡沫镍空气阴极的制备方法 | 第69-70页 |
·复合催化剂对泡沫镍空气阴极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泡沫镍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 第71-75页 |
·复合催化剂对MFC产电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阴极表面生物膜生长情况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