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东北阔叶红松林植物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的地理差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8-12页
1. 引言第12-2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基本概念第13-16页
       ·植物功能性状第13-15页
       ·植物功能多样性第15页
       ·生物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第15-16页
     ·研究进展第16-19页
       ·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相互关系第16-17页
       ·环境因子对植物功能性状影响第17-19页
       ·植物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第1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2页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2-28页
     ·研究区概况第22-25页
       ·白石砬子保护区第22页
       ·长白山第22-23页
       ·蛟河第23页
       ·完达山第23-24页
       ·凉水自然保护区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第25页
       ·叶片的采集及处理方法第25页
       ·根的采集及处理方法第25-26页
       ·土壤的采集及其处理方法第26页
     ·功能性状指标的选择及研究方法第26-27页
       ·功能性状指标的选择第26页
       ·功能性状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植物功能多样性指数的选择第27页
     ·数据分析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52页
     ·五个样地的环境因子状况第28页
     ·植物功能性状特征第28-34页
       ·叶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第28-30页
       ·不同生活型叶功能性状的差异第30-31页
       ·根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第31-33页
       ·不同生活型根功能性状之间的差异第33-34页
     ·叶与细根的化学计量特征第34-40页
       ·叶与细根的氮磷元素相关性第34-37页
       ·叶与细根的氮磷元素含量差异第37-40页
     ·功能性状对纬度的响应第40-46页
       ·叶功能性状对纬度的响应第40-43页
       ·根功能性状对纬度的响应第43-46页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6-48页
       ·乔木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6-47页
       ·灌木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7-48页
       ·草本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48页
     ·功能多样性指数第48-52页
       ·阔叶红松林功能多样性的纬度格局第48-49页
       ·Shannon-Wiener指数(H)与功能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第49-50页
       ·植物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第50-51页
       ·功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51-52页
4. 讨论第52-58页
     ·植物功能性状的特征第52-53页
       ·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第52页
       ·根功能性状特征的相关性第52-53页
     ·不同生活型间叶与细根性状的比较第53页
     ·叶与细根的化学计量特征第53-54页
       ·叶与细根的氮磷元素相关性第53页
       ·叶与细根氮、磷元素含量差异第53-54页
     ·植物功能性状对纬度的响应第54-56页
       ·叶片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第54-55页
       ·细根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第55-56页
     ·功能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第56-58页
       ·功能多样性分布的纬度格局第56页
       ·生物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相关性第56页
       ·功能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第56-58页
5. 结论第58-60页
6.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个人简介第68-70页
导师简介第70-72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覆盖及反照率年际变化研究
下一篇:毛白杨优树资源评价与育种亲本群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