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覆盖及反照率年际变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27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第11页
   ·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研究进展第11-15页
     ·森林覆盖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森林覆盖变化研究方法第12-13页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研究中的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第13-14页
     ·森林类型遥感识别及制图方法研究中的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第14-15页
     ·森林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趋势第15页
   ·地表反照率研究进展第15-24页
     ·影响地表反照率的因素分析第15-18页
     ·地表反照率的研究方法第18-21页
     ·中国区域地表反照率的时空分布第21-23页
     ·地表反照率研究趋势第23-24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4-2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2 研究区及数据第27-34页
   ·研究区概况第27-29页
     ·地理位置第27页
     ·地形地貌第27-28页
     ·森林资源第28页
     ·气候特征第28-29页
   ·实验数据的获取第29-32页
     ·土地覆盖数据第29-30页
     ·反照率数据第30-32页
   ·数据预处理第32-34页
3 森林覆盖变化分析第34-49页
   ·研究方法第34-35页
     ·森林分类数据第34页
     ·森林覆盖变化分析方法第34-35页
   ·结果分析第35-49页
     ·分类方法选择第35-37页
     ·森林覆盖变化统计分析第37-43页
     ·森林覆盖空间变化第43-47页
     ·森林覆盖变化原因分析第47-49页
4 反照率变化分析第49-53页
   ·研究方法第49页
     ·反照率平均变化统计第49页
     ·反照率变化矩阵第49页
   ·结果分析第49-53页
     ·分时相反照率变化分析第49-50页
     ·分气候区反照率变化分析第50-53页
5 森林覆盖的转化及反照率变化相关性分析第53-56页
   ·森林覆盖率与夏季反照率相关性分析第53-54页
   ·不同森林类型覆盖与夏季反照率相关性分析第54-56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6-58页
   ·结论第56页
   ·创新点第56-57页
   ·讨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个人简介第63-64页
导师简介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密云县森林调查数据挖掘与主要树种立地特征分析
下一篇:东北阔叶红松林植物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的地理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