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目录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 第一节 概述 | 第15-21页 |
| 一、HFRs | 第15-19页 |
| 二、PCBs | 第19-20页 |
| 三、DDTs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 一、鸟类对PHHs污染的生物监测研究 | 第21-23页 |
| 二、鸟类对PHHs的物种差异性累积及其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 三、PHHs对鸟类的肝脏毒性 | 第25-29页 |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意义与目的 | 第29-31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30页 |
| 三、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样品及实验 | 第31-55页 |
| 第一节 样品 | 第31-36页 |
| 一、采样方案 | 第31-32页 |
| 二、样品概述 | 第32-36页 |
|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6-38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36页 |
| 二、实验试剂与标样 | 第36-37页 |
| 三、分析色谱柱的制备 | 第37-38页 |
| 第三节 实验方案 | 第38-54页 |
| 一、样品前处理 | 第38-39页 |
| 二、目标化合物含量测定 | 第39-42页 |
| 三、脂肪含量测定 | 第42页 |
| 四、稳定碳(δ13C)和氮(δ15N)同位素分析 | 第42-43页 |
| 五、肝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测定 | 第43-49页 |
| 六、血清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测定 | 第49-53页 |
| 七、肝脏组织病理切片 | 第53-54页 |
| 第四节 数据分析 | 第54-55页 |
| 第三章 广东省翠鸟对PHHs的累积及区域分布特征 | 第55-79页 |
| 第一节 PHHs含量 | 第55-68页 |
| 一、HFRs | 第55-63页 |
| 二、PCBs | 第63-66页 |
| 三、DDTs | 第66-68页 |
| 第二节 PHHs的组成特征 | 第68-77页 |
| 一、PBDEs | 第71-74页 |
| 二、DP | 第74-75页 |
| 三、PCBs | 第75-77页 |
| 四、DDTs | 第77页 |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四章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雀形目鸟类对PHHs的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79-97页 |
| 第一节 稳定同位素比值 | 第79-81页 |
| 第二节 PHHs含量 | 第81-86页 |
| 一、DDTs | 第81-84页 |
| 二、PCBs与PBDEs | 第84页 |
| 三、DBDPE与BTBPE | 第84-85页 |
| 四、DP | 第85-86页 |
| 第三节 雀形目鸟类对PHHs种间差异性累积 | 第86-87页 |
| 第四节 PHHs的组成特征 | 第87-95页 |
| 一、DDTs | 第88-89页 |
| 二、PCBs和PBDE | 第89-93页 |
| 三、DP | 第93-95页 |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第五章 电子垃圾拆解地鸟类的肝损伤及其与PHH含量的相关性 | 第97-125页 |
| 第一节 翠鸟 | 第98-113页 |
| 一、PHHs含量 | 第98页 |
| 二、PHHs的组成特征 | 第98-102页 |
| 三、肝损伤 | 第102-109页 |
| 四、肝损伤相关指标与PHHs含量的相关性 | 第109-113页 |
| 第二节 白头鹎 | 第113-122页 |
| 一、PHHs含量 | 第113-116页 |
| 二、PHHs的组成特征 | 第116-118页 |
| 三、肝损伤 | 第118-122页 |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22-12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25页 |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125-126页 |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49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