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绘画风格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9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2章 陈洪绶其人及其艺术 | 第14-22页 |
| ·明代的绘画艺术 | 第14-15页 |
| ·陈洪绶其人 | 第15-19页 |
| ·幼年聪慧 | 第16-17页 |
| ·中年图强 | 第17-18页 |
| ·晚年向佛 | 第18-19页 |
| ·艺术特色 | 第19-20页 |
| ·美学思想 | 第20-22页 |
| 第3章 陈洪绶绘画中的“狂”与“丑” | 第22-31页 |
| ·“狂之不狂”的艺术格调 | 第22-26页 |
| ·“丑之为美”的审美意趣 | 第26-31页 |
| 第4章 陈洪绶绘画中的“禅意”特色 | 第31-42页 |
| ·“禅”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 | 第31-35页 |
| ·陈洪绶绘画中的“禅意” | 第35-42页 |
| ·在题材上的表现 | 第35-39页 |
| ·在意境上的表现 | 第39-42页 |
| 第5章 “工笔神韵”在陈洪绶绘画中的表现 | 第42-51页 |
| ·历史上的工笔艺术 | 第42-43页 |
| ·人物画中的“工笔神韵” | 第43-48页 |
| ·“工笔神韵”在花鸟画中的表现 | 第48-51页 |
| 第6章 陈洪绶的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 第51-58页 |
| ·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 第51-53页 |
| ·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 第53-56页 |
| ·对版画艺术的影响 | 第56-58页 |
| 第7章 结语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