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6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 | 第17-24页 |
·中小企业定义 | 第17页 |
·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第17-19页 |
·我国中小企业基本现状 | 第17页 |
·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中小企业融资分类 | 第19-20页 |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 第20-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因素 | 第24-32页 |
·内源融资的法律分析 | 第24-25页 |
·企业自身因素有待提高 | 第24-25页 |
·外部法律因素亟待完善 | 第25页 |
·直接融资的法律分析 | 第25-26页 |
·股权融资的法律困境 | 第25页 |
·债券融资的法律困境 | 第25-26页 |
·间接融资的法律分析 | 第26-29页 |
·银行贷款审批难 | 第27页 |
·担保制度不完善 | 第27-28页 |
·信誉评级不健全 | 第28-29页 |
·民间融资的法律分析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 第32-36页 |
·美国保护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 | 第32-33页 |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32页 |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 第32-33页 |
·日本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完善 | 第33页 |
·法律法规的制定 | 第33页 |
·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 | 第33页 |
·德国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 | 第33-34页 |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设立专门服务机构 | 第34页 |
·设立中小企业银行和信用担保银行 | 第34页 |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体系的完善 | 第36-45页 |
·内源融资法律方面的完善 | 第36-37页 |
·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 第36页 |
·完善企业职工持股制度 | 第36-37页 |
·直接融资法律方面的完善 | 第37-39页 |
·科学设计资本市场 | 第37-38页 |
·改革证券方面相关制度 | 第38-39页 |
·间接融资法律方面的完善 | 第39-41页 |
·建立发展政策性银行 | 第39-40页 |
·完善信用担保的法律制度 | 第40-41页 |
·依法规范民间借贷渠道 | 第41-43页 |
·制定民间融资单行法 | 第42-43页 |
·促进新兴金融机构发展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1、结论 | 第45页 |
2、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