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元胞自动机模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CA-MARKOV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 ·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17-21页 |
| ·元胞自动机定义 | 第17页 |
| ·元胞自动机的组成 | 第17-21页 |
| ·元胞(Cellular) | 第18页 |
| ·元胞状态(Cellular state) | 第18页 |
| ·元胞空间(Cellular space) | 第18-19页 |
| ·元胞邻居(Cellular Neighborhoods) | 第19-20页 |
| ·元胞规则(Cellular rules) | 第20-21页 |
| ·马尔可夫模型 | 第21-23页 |
| ·马尔可夫预测法概述 | 第21页 |
| ·马尔可夫链 | 第21页 |
| ·转移概率矩阵 | 第21-23页 |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分类 | 第23-31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5页 |
|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 ·社会经济 | 第23-25页 |
| ·自然环境 | 第25页 |
| ·数据基础 | 第25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25-27页 |
| ·几何精校正 | 第26页 |
| ·图像配准 | 第26页 |
| ·图像镶嵌与裁剪 | 第26-27页 |
| ·分类体系 | 第27-28页 |
| ·数据分类 | 第28-31页 |
| ·建立分类模板 | 第29页 |
| ·评价分类模板 | 第29页 |
| ·评价分类结果 | 第29-31页 |
| 4 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31-38页 |
|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 第31-33页 |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33-34页 |
|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第34-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5 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第38-66页 |
| ·数据转换 | 第38-39页 |
| ·影响因素 | 第39-56页 |
| ·高程因素 | 第39-42页 |
| ·坡度因素 | 第42-44页 |
| ·行政中心因素 | 第44-47页 |
| ·交通因素 | 第47-50页 |
| ·自身距离因素 | 第50-56页 |
| ·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第56-64页 |
| ·基础图像 | 第56页 |
| ·马尔可夫转移面积矩阵 | 第56页 |
| ·土地利用转变适宜性图集 | 第56-62页 |
| ·约束条件 | 第57-58页 |
| ·适宜性因子 | 第58-60页 |
| ·适宜性图 | 第60-62页 |
| ·适宜性图集 | 第62页 |
| ·生成预测图 | 第62-63页 |
| ·检验模拟精度 | 第63-64页 |
| ·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第64-6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研究总结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