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自适应气泡光标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前言第10-11页
2 研究背景第11-18页
   ·相关研究第11-14页
     ·气泡光标技术及其相关研究现状第11-12页
     ·自适应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用户认知风格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思第14-16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目的第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创新点第16-18页
3 实验研究第18-36页
   ·实验一:尖点光标和气泡光标在直线点击任务中的操作特点和规律研究第18-23页
     ·目的第18页
     ·实验方法第18-20页
     ·结果与分析第20-22页
     ·讨论第22-23页
     ·结论第23页
   ·实验二:尖点光标和气泡光标在平面点击任务中的操作特点和规律研究第23-27页
     ·目的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讨论第27页
     ·结论第27页
   ·实验三:两种不同算法的自适应气泡光标和气泡光标的操作特点和规律研究第27-31页
     ·目的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0页
     ·讨论第30-31页
     ·结论第31页
   ·实验四:用户认知风格的不同对气泡光标和自适应气泡光标操作的影响作用研究第31-36页
     ·目的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讨论第35页
     ·结论第35-36页
4 总讨论第36-39页
   ·气泡光标的操作特点第36页
   ·自适应气泡光标的操作特点第36-37页
   ·不同用户认知风格对自适应气泡光标的影响作用第37-39页
5 总结论第39-40页
6 研究局限和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7页
 附录 1:主观满意度量表第43页
 附录 2:实验指导语第43页
 附录 3:气泡光标半径算法第43-44页
 附录 4:自适应气泡光标设计原理图第44-45页
 附录 5:协议与申明第45-46页
 附录 6:用户背景问卷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大豆病害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插秧机视觉导航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