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2-22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12-13页 |
·主要实验器材与设备 | 第13页 |
·动物模型制备 | 第13-15页 |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 第13页 |
·动物分组 | 第13页 |
·试剂配制 | 第13-14页 |
·6-OHDA损毁制作偏侧大鼠PD模型 | 第14-15页 |
·PD模型检测 | 第15页 |
·LID模型制作 | 第15页 |
·行为学观察 | 第15页 |
·大鼠纹状体标本收集 | 第15-16页 |
·形态学标本收集 | 第16页 |
·配制灌流液 | 第16页 |
·脑标本灌流固定 | 第16页 |
·分子生物学标本收集 | 第16页 |
·形态学检测 | 第16-18页 |
·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 | 第16-17页 |
·免疫组织化学 | 第17-18页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18页 |
·标本制作 | 第18页 |
·切片及观察 | 第18页 |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Western Blotting) | 第18-22页 |
·蛋白抽提 | 第18页 |
·BCA法测蛋白浓度及蛋白定量 | 第18-19页 |
·SDS-PAGE电泳 | 第19-20页 |
·制胶 | 第19页 |
·上样 | 第19-20页 |
·电泳 | 第20页 |
·转膜 | 第20页 |
·抗原抗体免疫杂交反应 | 第20页 |
·ECL化学发光,图像扫描及分析 | 第20-21页 |
·数据统计、分析及制图 | 第21-22页 |
2 结果 | 第22-32页 |
·PD模型被成功复制 | 第22页 |
·LID大鼠行为学观察 | 第22-24页 |
·MSNs直接通路的激活 | 第24-25页 |
·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 | 第25-27页 |
·MSNs突触形态学改变 | 第27-30页 |
·化学突触改变 | 第27-28页 |
·电突触改变 | 第28-30页 |
·MSNs分子生物学改变 | 第30-32页 |
3 讨论 | 第32-37页 |
·mTOR信号通路与LID发病机制 | 第32-33页 |
·Ser-295及PSD-95与LID发病机制 | 第33-35页 |
·Cx36与LID发病机制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5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 | 第44-56页 |
附录一 缩略语表 | 第44-45页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 第45-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三 抗体相关信息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