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20页 |
| ·机掘工作面通风控尘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机掘工作面降尘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转载点控尘降尘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20-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 第二章 机掘工作面粉尘特性及混合式通风控尘理论 | 第27-37页 |
| ·机掘工作面简介 | 第27-28页 |
| ·机掘工作面粉尘来源及特性 | 第28-31页 |
| ·机掘工作面粉尘来源 | 第28页 |
| ·粉尘特性 | 第28-31页 |
| ·机掘工作面长压短抽混合式通风控尘理论 | 第31-36页 |
| ·有限空间贴附射流理论 | 第31-33页 |
| ·汇流理论 | 第33-35页 |
| ·可控循环风理论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机掘工作面长压短抽式通风现场测试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37-56页 |
| ·机掘工作面现场测试 | 第37-46页 |
| ·机掘工作面概况 | 第37-38页 |
| ·测量内容及方法 | 第38-39页 |
| ·风速的测量 | 第39-41页 |
| ·粉尘浓度的测量 | 第41-44页 |
| ·粒径的测量 | 第44-46页 |
| ·机掘工作面长压短抽式通风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 第46-52页 |
| ·CFD 软件简介 | 第46页 |
| ·气固两相流理论 | 第46-47页 |
|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47-49页 |
| ·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 ·计算模型假设及求解条件 | 第50-51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 ·模拟与测量值对比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 ·风速对比 | 第52-53页 |
| ·粉尘浓度对比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 第四章 机掘工作面多风口压抽结合混合式通风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 第56-65页 |
| ·机掘工作面多风口压抽结合混合式通风气流组织分析 | 第56-58页 |
| ·物理模型建立 | 第58页 |
| ·模型设置 | 第58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 ·速度分布 | 第59-60页 |
| ·压强分布 | 第60-61页 |
| ·粉尘浓度分布 | 第61-63页 |
| ·尘源颗粒轨迹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机掘工作面多风口压抽结合混合式通风气流组织优化研究 | 第65-78页 |
| ·机掘工作面多风口压抽结合混合式通风气流组织影响因素分析 | 第65-66页 |
| ·不同因素对多风口压抽结合混合式通风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 第66-74页 |
| ·吹吸比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第66-68页 |
| ·后置吸风口的位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第68-70页 |
| ·前置压风口的位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第70-73页 |
| ·后置压风口的位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第73-74页 |
| ·最佳参数分析 | 第74-76页 |
| ·前置压风口不同位置时最佳吹吸比 | 第74-75页 |
| ·后置压风口不同位置时最佳吹吸比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 ·创新点 | 第79页 |
| ·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