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基本问题论文--经济范畴论文--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论文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视阈下的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7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4页
 (四)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 文章结构第15-16页
 (六) 创新之处第16-17页
一、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第17-21页
 (一)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形成过程第17-18页
 (二)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8-21页
  1. 马克思对劳资关系对立性的阐述第18页
  2. 马克思对劳资关系统一性的阐述第18-21页
二、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当代拓展第21-23页
 (一)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问题存在的必然性第21页
 (二)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问题的特殊性第21-23页
  1. 我国劳资关系的对立性只存在于私营企业内部第21-22页
  2. 我国劳资关系的对立性是在政治地位平等基础上的经济利益对立第22-23页
三、 现代西方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评判及借鉴第23-27页
 (一) 新古典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内容、评判及借鉴第23-24页
  1. 新古典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3页
  2. 新古典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评价第23-24页
  3. 新古典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借鉴第24页
 (二) 新制度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内容、评判及借鉴第24-25页
  1. 新制度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4页
  2. 新制度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评价第24-25页
  3. 新制度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借鉴第25页
 (三) 管理主义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内容、评判及借鉴第25-27页
  1. 管理主义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5页
  2. 管理主义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评价第25-26页
  3. 管理主义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的借鉴第26-27页
四、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7-33页
 (一) 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现状第27页
 (二) 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1. 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弱化第27-28页
  2. 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第28页
  3. 压低、拖欠工资,劳动保障覆盖率低第28-29页
  4. 延长劳动时间,超负荷劳动问题突出第29-30页
 (三) 私营企业劳资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第30-33页
  1.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是我国私营企业劳资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第30页
  2. 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第30-31页
  3. 基层工会组织功能弱化第31页
  4. 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第31页
  5. 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第31页
  6. 私营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以人治代替企业的科学管理第31-33页
五、 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及途径第33-40页
 (一) 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必要性第33-34页
 (二) 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可能性第34页
 (三) 构建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途径第34-40页
  1. 增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意识第35-36页
  2.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落实劳动法律法规第36-37页
  3. 加强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控管理第37-38页
  4. 强化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和谐视阈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下一篇:教育培训企业协议控制模式海外上市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