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理及应对模式研究--以“乌坎事件”为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1 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1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创新点与不足第14-16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研究的不足第15-16页
2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概念梳理与理论基础第16-22页
   ·不同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演化第16-17页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内涵和特征第17-19页
     ·新时期农村的内涵和特征第17-18页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第18-19页
   ·理论基础第19-22页
     ·治理理论第19-20页
     ·危机管理理论第20-22页
3 “乌坎事件”的过程及政府应对机制分析第22-32页
   ·“乌坎事件”的过程分析第22-26页
     ·乌坎县情介绍第22-23页
     ·“乌坎事件”的过程概述第23-25页
     ·“乌坎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第25-26页
   ·“乌坎事件”凸显出的社会治理问题第26-27页
     ·“乌坎事件”背后的社会治理背景第26页
     ·“乌坎事件”地方政府应对方式的特点第26-27页
   ·“乌坎事件”的政府应对机制分析第27-32页
     ·基层组织、基层政府关于社会利益矛盾的应对方式第27-28页
     ·上级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机制创新第28-32页
4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理和应对模式第32-39页
   ·我国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形成机理第32-36页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形成背景第32-33页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影响因素第33-36页
   ·新时期农村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对模式及问题第36-39页
     ·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机制亟需完善第36-37页
     ·农村地区应急主体不完善第37页
     ·应对模式陷入“公安主导”的维稳误区第37-38页
     ·具体操作、应对的法律规范尚未建立第38-39页
5 新时期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政策建议第39-43页
   ·建立健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紧急应对机制第39页
     ·确保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畅通第39页
     ·建立健全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体系第39页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第39页
   ·加强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信息治理第39-40页
     ·地方政府加强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信息治理第40页
     ·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快速反应与应对机制第40页
   ·加快政府应对模式转型,坚持完善创新“中国式”维稳第40-42页
     ·完善创新“中国式”维稳第41页
     ·完善基层政治制度第41页
     ·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第41-42页
   ·及时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第42-43页
     ·加强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第42页
     ·完善信访制度第42页
     ·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第42-4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下一篇:加纳电信部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研究:法律法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