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 2 射频功率放大器 | 第17-31页 |
| ·射频功率放大器分类 | 第17-21页 |
| ·基于静态工作点的放大器分类 | 第17-19页 |
| ·基于晶体管等效电路的放大器分类 | 第19-21页 |
| ·非线性失真及其分类 | 第21-23页 |
| ·非线性失真 | 第21页 |
| ·非线性失真分类 | 第21-23页 |
| ·非线性失真模型 | 第23-26页 |
| ·多项式无记忆模型及Volterra级数模型 | 第23-24页 |
| ·极坐标模型 | 第24-25页 |
| ·正交坐标非线性模型 | 第25-26页 |
| ·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 第26页 |
| ·射频功率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 第26-29页 |
|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求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及效率特性 | 第31-45页 |
| ·射频功放线性化技术 | 第31-38页 |
| ·功率回退技术 | 第31页 |
| ·负反馈技术 | 第31-32页 |
|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 第32-37页 |
| ·前馈线性化技术 | 第37-38页 |
| ·Doherty技术 | 第38-44页 |
| ·研究Doherty功放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 ·Doherty功放的原理 | 第39-43页 |
| ·λ/4阻抗变换线 | 第39-40页 |
| ·Doherty功放的定量分析 | 第40-42页 |
| ·Doherty功放的工作原理 | 第42-43页 |
| ·源牵引和负载牵引技术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基于线性化融合技术的Doherty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仿真 | 第45-91页 |
| ·设计指标 | 第45页 |
| ·ADS仿真平台简介 | 第45-48页 |
| ·基于MRF6S21050L的AB类功放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 第48-65页 |
| ·MRF6S21050L功放管的选择 | 第49页 |
| ·介质基片的选择 | 第49页 |
| ·直流分析 | 第49-51页 |
| ·偏置及稳定性分析 | 第51-54页 |
| ·最佳源阻抗和负载阻抗的确定 | 第54-57页 |
| ·匹配电路设计 | 第57-62页 |
| ·功放电路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62-65页 |
| ·预失真和前馈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分析 | 第65-76页 |
| ·新型预失真器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65-67页 |
| ·预失真功放电路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 第67-72页 |
| ·预失真功放电路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 第69-72页 |
| ·前馈功放电路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分析 | 第72-76页 |
| ·前馈射频功放电路的设计 | 第72-73页 |
| ·前馈功放电路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73-76页 |
| ·线性化融合电路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分析 | 第76-79页 |
| ·预失真和前馈线性化技术对比分析 | 第76页 |
| ·预失真和前馈线性化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 第76页 |
| ·线性化融合技术的研究及方案的提出 | 第76-77页 |
| ·融合电路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77-79页 |
| ·Doherty射频功放的设计和仿真分析 | 第79-83页 |
| ·Doherty功放电路的设计 | 第79-81页 |
| ·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仿真分析 | 第81-83页 |
| ·基于线性化融合技术的Doherty射频功放的设计和仿真分析 | 第83-89页 |
| ·线性化融合技术和Doherty技术相融合的必要性 | 第83-84页 |
| ·线性化技术和Doherty技术相融合的研究及电路设计 | 第84-87页 |
| ·线性化融合技术的Doherty功放仿真平台的构建和分析 | 第87-89页 |
| ·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89-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 ·全文总结 | 第91-92页 |
| ·有待探索的问题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