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条件 | 第13页 |
·立井揭煤防突技术现状研究 | 第13-18页 |
·采动应力场与瓦斯流动场耦合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含瓦斯煤气固耦合模型建立 | 第22-34页 |
·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 第22页 |
·含瓦斯煤体有效应力原理 | 第22-25页 |
·本体有效应力 | 第23-24页 |
·结构有效应力 | 第24页 |
·等效有效应力 | 第24-25页 |
·含瓦斯煤变形场控制方程建立 | 第25-28页 |
·平衡方程 | 第25-26页 |
·几何方程 | 第26页 |
·本构方程 | 第26-28页 |
·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动态模型建立 | 第28-30页 |
·孔隙率动态模型 | 第28-29页 |
·渗透率动态模型 | 第29-30页 |
·含瓦斯煤体的渗流场控制方程 | 第30-32页 |
·渗流运动方程 | 第30-31页 |
·渗流状态方程 | 第31页 |
·煤体瓦斯含量方程 | 第31页 |
·渗流连续方程 | 第31-32页 |
·定解条件 | 第32-33页 |
·初始条件 | 第32页 |
·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立井工作面前方煤岩气固耦合作用下数值模拟分析 | 第34-50页 |
·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34页 |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48页 |
·不同岩柱厚度下立井工作面前方煤岩体应力分布 | 第35-39页 |
·不同井筒直径时立井工作面前方煤岩体应力分布 | 第39-41页 |
·煤层瓦斯压力变化对立井工作面前方煤岩体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41-46页 |
·井掘进过程中待揭煤层渗流特性分析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4 潘三矿深部进风井揭煤突出危险性分析及防突技术研究 | 第50-74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50-51页 |
·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 | 第51-63页 |
·测压钻孔设计 | 第52-57页 |
·煤层瓦斯压力测定 | 第57-61页 |
·煤层瓦斯含量测算 | 第61-63页 |
·防突技术 | 第63-71页 |
·瓦斯抽采钻孔设计 | 第63-71页 |
·瓦斯抽采效果考察 | 第71页 |
·防突效果分析 | 第71-73页 |
·残余瓦斯压力测定 | 第72页 |
·残余瓦斯含量测算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