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导言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第8-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10-11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12页
2 合作金融理论与现实发展第12-20页
 2.1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第12-15页
  2.1.1 合作经济原则第12-13页
  2.1.2 合作金融概念与原则第13-15页
 2.2 合作金融的制度分析第15-17页
  2.2.1 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分析第15-16页
  2.2.2 合作金融的分配制度分析第16-17页
  2.2.3 合作金融的管理制度分析第17页
 2.3 国外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第17-20页
  2.3.1 一元性单一银行制度的合作金融组织体制第18页
  2.3.2 多元复合式合作金融体制第18页
  2.3.3 政府与民间相结合式合作金融体制第18-19页
  2.3.4 与农村合作组织一体化的合作金融体制第19页
  2.3.5 作为政府政策工具的合作金融体制第19-20页
3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其特征第20-28页
 3.1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农业协同组合第20-23页
  3.1.1 日本农协产权制度第20-21页
  3.1.2 日本农协的组合员制度第21页
  3.1.3 农协组合成员的经济状况第21-23页
 3.2 农协系统金融体系概述第23-25页
  3.2.1 农协金融的组织体系第23-24页
  3.2.2 农协的信用事业第24-25页
 3.3 农协系统金融组织的历史变迁第25-28页
4 农协系统的金融业务第28-36页
 4.1 农协金融的特征第28-30页
  4.1.1 农协金融业务的特色第28-29页
  4.1.2 从各项指标看农协金融的特征第29-30页
 4.2 农协系统的金融业务第30-34页
  4.2.1 农协的金融业务第30-31页
  4.2.2 信连的金融业务第31-33页
  4.2.3 农林中金业务概况第33-34页
 4.3 农村合作金融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第34-36页
  4.3.1 农村合作金融是农业贷款的主渠道第34页
  4.3.2 农村合作金融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日本城市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34页
  4.3.3 农村合作金融是农协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第34-36页
5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保障机制第36-43页
 5.1 存款保险制度第36-37页
  5.1.1 农水产业协同存款保险机构第36页
  5.1.2 存款保险业务第36-37页
  5.1.3 资金援助业务第37页
 5.2 相互援助制度第37-38页
  5.2.1 制度的目的与特征第37页
  5.2.2 援助内容第37页
  5.2.3 援助资金的来源第37-38页
 5.3 农业信用保证制度第38-43页
  5.3.1 信用保证制度的两种类型——损失补偿和债务保证第38-39页
  5.3.2 农业信用保证制度的组织第39-40页
  5.3.3 农业信用保证制度的内容第40-42页
  5.3.4 信用保证制度的业绩第42-43页
6 金融自由化下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及其经验总结第43-50页
 6.1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第43-47页
  6.1.1 金融自由化的内容第43-44页
  6.1.2 日本金融自由化的进展第44页
  6.1.3 金融自由化对农协系统金融的影响第44-46页
  6.1.4 农协再编与农协系统金融第46-47页
  6.1.5 农协系统金融的改革方向第47页
 6.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经验总结第47-50页
  6.2.1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第47-48页
  6.2.2 组织层次分明、运行协调平稳第48页
  6.2.3 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为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第48-49页
  6.2.4 业务经营商业化倾向显著第49页
  6.2.5 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第49页
  6.2.6 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采取保护和支持的政策第49-50页
7 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启示第50-59页
 7.1 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0-52页
  7.1.1 脱离合作制经营宗旨,未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应有的作用第50-51页
  7.1.2 信用社的行业组织体系不健全第51页
  7.1.3 民主管理被削弱淡化第51页
  7.1.4 没有相应的优惠措施,外部经营环境差第51-52页
  7.1.5 立法滞后第52页
 7.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第52-59页
  7.2.1 我国农村经济仍然需要合作金融服务体系第52-53页
  7.2.2 商业化经营是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趋势第53-54页
  7.2.3 建立自下而上的全国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第54-55页
  7.2.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维持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健运行第55-56页
  7.2.5 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监督,支持职能第56-57页
  7.2.6 制订完善的相关行业法律第57-58页
  7.2.7 制订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
下一篇:金融服务利润链中的顾客满意度研究--一个浙江省银行业顾客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