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周室衰乱与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

目录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英文摘要第10-15页
绪论第15-23页
 一 研究方法及思想来源第15-17页
 二、本文人性观的视角与一些传统观念的不同第17-18页
 三、本文的一些基本观点第18-19页
 四、本文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长处第19-21页
 五、旨趣与倡导第21-23页
第一章 人性与道德的本质第23-56页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源动力:生存发展本能第23-32页
  1、生存发展本能的概念第23-24页
  2、古人的洞察第24-25页
  3、社会生物学的发现第25-27页
  4、本文与社会生物学的不同第27-29页
  5、对“自私”的新认识第29-32页
 第二节 生存发展本能带给了人类什么第32-39页
  1、带来了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第32-34页
  2、带来了物质文明第34-35页
  3、带来了精神文明第35-39页
 第三节 从人性角度看道德规范的起源与本质第39-43页
 第四节 人类个体在道德面前的永恒矛盾第43-48页
 第五节 由人性解释有关道德的几种社会现象第48-56页
  1、“囚徒困境”与道德的维护第48-51页
  2、“遵从现实原则”——道德的实现方式第51-53页
  3、“振荡放大效应”——道德秩序的破坏与养成特征第53-56页
第二章 从人性的角度看周室的兴与衰第56-99页
 第一节 安定社会与实现自我:王位中的内在矛盾第56-61页
 第二节 德行与阴谋:翦商过程中的周部族第61-69页
  1、德行是周人代商的一个重要前提第61-64页
  2、周人的力量与计谋第64-67页
  3、征伐与道德宣传——周人的软硬两手第67-69页
 第三节 征之以武、服之以德:政权巩固时期的周王朝第69-80页
 第四节 由天下到自我:西周中后期王权价值重心的改变第80-91页
 第五节 春秋时期周室的继续衰落第91-99页
第三章 从人性倾向上看诸侯对“德”“礼”的依与违第99-124页
 第一节 求得生存与发展是诸侯政治的第一要义第99-104页
 第二节 第一要义对“德”与“礼”的依赖与维持第104-112页
  1、多极化格局与“德”“礼”的生存发展意义第104-110页
  2、民心的获得与“德”“礼”的意义第110-112页
 第三节 第一要义对“德”与“礼”的破坏第112-117页
 第四节 由“德”、“礼”到“利”、“力”第117-124页
第四章 春秋时期各国的改革(略)第124-125页
第五章 孔子“仁”“礼”体系的人性逻辑第125-160页
 第一节 宏观背景与孔子“仁”“礼”体系的时代成因第125-135页
  1、三代民风、政治与天命观的递变第126-133页
  2、“维新制度”与“制礼作乐”第133-135页
 第二节 礼,孔子思想的逻辑起点第135-143页
  1、礼是社会、人生之所必具第136-138页
  2、“礼”的“仪”化第138-141页
  3、“礼”的神圣基础的垮塌第141-143页
 第三节 仁,重铸礼的根据与本质第143-151页
  1、孔子对“仁”的继承与提升第144-147页
  2、“纳礼于仁”的人性阐释第147-151页
 第四节 “仁”“礼”间复杂的人性关系第151-160页
  1、“礼”对“仁”的养成作用第151-153页
  2、“礼”对“仁”的节制作用第153-156页
  3、礼是表达仁的一种形式第156-157页
  4、“仁”对“礼”的超越性第157-160页
第六章 “仁”“礼”体系实现途径的人性阐释第160-185页
 第一节 “命定论”,体仁践礼的精神保障第160-165页
 第二节 孝、梯在维护“礼”上的特殊地位第165-173页
 第三节 信、忠、恕:“仁”“礼”向非血缘关系的推及第173-179页
 第四节 “敬”与“耻”:“仁”“礼”体系的心理保障第179-185页
第七章 孔子思想的再评价第185-210页
 第一节 对人性理解的深刻性与社会治理的彻底性第185-195页
 第二节 孔子思想的理想化与迂阔性第195-205页
  1、孔子寻求社会永恒秩序的空想性第196-200页
  2、孔子以道德自觉治世的非现实性第200-203页
  3、孔子思想在诸候国生存危机面前的迂阔性第203-205页
 第三节 孔子思想——一种最人道的思想第205-210页
  1、孔子思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第205-206页
  2、孔子思想以提升人的境界为稳定社会的途径第206-208页
  3、孔子思想指向全人类的太平第208-210页
结语第210-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17页
谢辞第217-2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19-22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20页

论文共2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夏目漱石小说研究
下一篇:先秦两汉神仙思想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