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夏目漱石小说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导言第11-15页
第一章 夏目漱石的文学观探源第15-44页
 第一节 夏目漱石文学观的确立第15-30页
  一、“欲以文立身”第17-22页
  二、“自我本位”思想的确立第22-26页
  三、“以东方人的眼睛观察西方文学”第26-30页
 第二节 夏目漱石文学观的成熟第30-44页
  一、从“非人情”到“余裕论”第33-38页
  二、真、善、美、庄严的有机统一第38-44页
第二章 夏目漱石小说的思想内涵第44-91页
 第一节 文明批评第44-55页
  一、夏目漱石文明批评的出发点第44-47页
  二、对文明开化实质结果的批评第47-55页
 第二节 明治精神第55-65页
  一、明治精神的实质第56-60页
  二、明治精神的终结第60-65页
 第三节 厌战思想第65-74页
  一、“大和魂,恐怕是天狗之类吧”第66-69页
  二、“都是战争造成的”第69-74页
 第四节 悲凉的人性第74-91页
  一、淡漠的亲情第74-78页
  二、悲凉的童年第78-81页
  三、蒙尘之“心”第81-91页
第三章 夏目漱石小说的人物形象第91-125页
 第一节 日本人形象的系列画廊第92-97页
  一、江户哥儿——哥儿第92-94页
  二、卑俗世界的卑俗人物第94-97页
 第二节 东西方文化冲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第97-117页
  一、保守、愚妄的人第97-100页
  二、徘徊在理想与自由边沿的人第100-113页
  三、觉醒的一代第113-117页
 第三节 日本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第117-125页
  一、人物形象的特点第117-120页
  二、形成缘由第120-125页
第四章 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特色第125-148页
 第一节 叙事结构第125-135页
  一、“海参式”结构第126-128页
  二、报章体结构第128-131页
  三、逻辑结构第131-133页
  四、时空结构第133-135页
 第二节 叙事视角第135-148页
  一、内聚焦式的叙事视角第136-139页
  二、全知的叙事视角第139-143页
  三、双重视角第143-148页
结语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58-15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泌乳素腺瘤侵袭性相关因素分析与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对GH3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下一篇:周室衰乱与孔子救世的人性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