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国内外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战略联盟理论 | 第12-13页 |
·战略联盟的动因 | 第13-16页 |
·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产学研合作概念 | 第16页 |
·产学研合作中的各要素 | 第16-18页 |
·产学研合作的类型 | 第18-19页 |
·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理论 | 第19-23页 |
·产业共性技术理论 | 第19-20页 |
·公共服务平台理论 | 第20-21页 |
·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理论 | 第21-23页 |
·战略联盟视角下的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的绩效评价 | 第25-28页 |
·国外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价研究 | 第26页 |
·国内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价研究 | 第26-28页 |
3 西安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 第28-36页 |
·西安市产业及产业集群发展特征 | 第28页 |
·西安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 第28-30页 |
·西安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的运行模式 | 第30-33页 |
·政府主导模式 | 第30-31页 |
·龙头企业主导模式 | 第31-32页 |
·科研院所主导模式 | 第32页 |
·战略联盟主导模式 | 第32-33页 |
·西安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评价现状 | 第33-34页 |
·西安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存在问题及发展瓶颈 | 第34-36页 |
·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 | 第35页 |
·优势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结合不够 | 第35页 |
·制度保障与激励措施缺乏 | 第35页 |
·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 第35页 |
·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 | 第35-36页 |
4 模型的构建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6-44页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36页 |
·战略联盟角度的选择及指标确定 | 第36-37页 |
·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绩效研究角度的选择及指标确定 | 第37-39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9-44页 |
·联盟匹配性对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绩效的影响 | 第39-40页 |
·沟通对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绩效的影响 | 第40页 |
·信任对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绩效的影响 | 第40-41页 |
·联盟投入度对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绩效的影响 | 第41-44页 |
5 实证研究 | 第44-68页 |
·实证研究的对象 | 第44页 |
·问卷设计 | 第44-45页 |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45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5-56页 |
·影响因素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6-51页 |
·平台运行绩效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51-5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56-58页 |
·回归分析 | 第58-64页 |
·基础性服务与战略联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58-59页 |
·研发服务与战略联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59-61页 |
·服务质量与战略联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61-62页 |
·社会经济效益与战略联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62-64页 |
·研究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64-68页 |
·联盟匹配性与平台绩效的作用关系 | 第65页 |
·沟通与平台绩效的作用关系分析 | 第65页 |
·信任与平台绩效的作用关系分析 | 第65-66页 |
·联盟投入度与平台绩效的作用关系分析 | 第66-68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本文结论 | 第68-6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9-70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