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页
一、诈骗罪中处分行为之意义第9-15页
 (一) 处分行为在诈骗罪中的地位第9-12页
  1. 国内外关于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立法概况第10页
  2. 有关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学说第10-11页
  3. 本文主张——必要说第11-12页
 (二) “处分行为”是对诈骗与盗窃交织案件定性的关键第12-15页
  1.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法律界限第12-14页
  2.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司法认定第14-15页
  3. 笔者主张——处分行为说第15页
二、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内涵第15-20页
 (一) 处分行为含义的诸种学说及本文立场第16-18页
  1. 关于所有权转移说第16-17页
  2. 持有转移说评析第17页
  3. 占有转移说的提倡第17-18页
 (二) 处分行为与其他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第18-20页
  1. 处分行为与错误认识的因果性第18-19页
  2. 处分行为的结果第19-20页
三、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主体——兼论诉讼诈欺的定性第20-29页
 (一) 处分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处分能力第20-21页
 (二) 财产处分者必须具有处分被害人财产的权限或地位第21-24页
 (三) 诉讼欺诈中的处分主体及其定性第24-29页
  1. 诉讼诈欺的处分主体问题第24-25页
  2. 诉讼诈骗的定性分歧第25-26页
  3. 对观点评析及本文的立场第26-27页
  4. 诉讼欺诈不能以“诈骗罪”定性的进一步解释第27-29页
四、诈骗罪中处分行为之处分意识第29-36页
 (一) 处分者对移转财物的认识要求第30-33页
 (二) 处分者对转移财产性利益的认识要求第33-36页
  1. 财产性利益是否是诈骗罪的对象第33-34页
  2. 诈骗罪中财产性利益的内涵第34页
  3. 处分人(被骗人)对财产性利益认识的要求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研究
下一篇:企鹅珍珠贝足丝形态、变异及足丝腺结构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