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一、导论第9-17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 研究背景第9-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 货币主义对于金融风险的解释第11页
  2. 金融不稳定假说第11页
  3. 信息经济学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第11-12页
  4. 资产价格波动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第12页
  5. 经济泡沫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第12-13页
  6. 文献评述第13页
 (三) 研究主要问题、方法及创新第13-14页
  1. 研究主要问题第13-14页
  2. 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4页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6页
  1. 房地产金融业第14-15页
  2. 房地产金融业的特点第15页
  3. 房地产金融风险第15-16页
 (五)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6-17页
  1. 研究思路第16页
  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二、中国房地产业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第17-25页
 (一)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第17-21页
  1. 市场需求旺盛,房价持续走高第17-18页
  2. 房地产业融资渠道单一第18-19页
  3. 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完善,结构单一第19-20页
  4. 房地产信贷业务的违约风险有加大趋势第20-21页
 (二) 形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宏观原因第21-23页
  1. 政府政策取向不当第21-22页
  2. 中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缺陷第22-23页
 (三) 形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微观原因第23-24页
  1. 金融产权不明晰第23页
  2. 商业银行管理机制的弊端第23-24页
  3. 中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体系第24页
 小结第24-25页
三、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第25-34页
 (一) 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将引发金融危机第25-28页
  1. 经济泡沫产生的一般原因第25-26页
  2. 中国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第26-27页
  3. 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影响第27-28页
 (二) 银行体系信用风险过大第28-30页
  1. 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风险第28-29页
  2.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信用风险第29-30页
 (三) 流动性风险分析第30-31页
  1.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第30-31页
  2. 流动性风险的度量第31页
 (四) 制度风险分析第31-32页
  1. 法律制度风险第31-32页
  2. 银行内部制度风险第32页
 小结第32-34页
四、国外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的启示与经验第34-42页
 (一) 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第34-37页
  1. 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监管标准第34-35页
  2. 防止货币政策的调整大起大落第35页
  3. 资产证券化要适度第35-36页
  4. 加强政府监管第36-37页
  5. 加强信贷管理,防止负债消费的过快增长第37页
 (二)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启示第37-38页
  1. 日本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第37-38页
  2. 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启示第38页
 (三) 德国、新加坡地产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第38-41页
  1. 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第38-40页
  2. 新加坡的住房公基金制度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五、防范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策第42-48页
 (一) 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定房地产价格第42-44页
  1. 抑制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需求第42-43页
  2.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第43页
  3. 加强房地产管理部门的协调第43-44页
 (二) 商业银行应加大风险防范力度第44-46页
  1. 对个人购房贷款金融风险的防范第44-45页
  2. 对房地产开发商金融风险的防范第45-46页
 (三) 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化解银行系统风险第46-47页
  1. 上市融资第46页
  2. 房地产债券融资第46-47页
  3. 夹层融资第47页
  4. 房地产信托第47页
 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