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研究--基于昆明PX事件中新浪微博的统计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 研究视角 | 第12-1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4. 研究对象选择 | 第13-15页 |
二、概念梳理和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 群体性事件和微博概念 | 第15-16页 |
1.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 第15页 |
2. 与群体性事件相关的概念 | 第15-16页 |
3. 微博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17页 |
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三、昆明PX事件概述 | 第19-21页 |
四、抽样统计情况 | 第21-24页 |
(一) 抽样概述 | 第21页 |
(二) 抽样过程及方法 | 第21-24页 |
1. 原始样本搜集 | 第21-22页 |
2. 抽样方法选择 | 第22-23页 |
3. 类目构建 | 第23-24页 |
五、昆明PX事件中微博传媒特性的统计分析 | 第24-33页 |
(一) 传播主体研究 | 第24-26页 |
1. 数据统计情况 | 第24页 |
2. 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二) 传播方式研究 | 第26-27页 |
1. 数据统计情况 | 第26页 |
2.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三) 传播内容研究 | 第27-29页 |
1. 数据统计情况 | 第28页 |
2. 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四) 传播过程研究 | 第29-31页 |
1. 数据统计情况 | 第29页 |
2. 数据分析 | 第29-31页 |
(五) 传播效果研究 | 第31-33页 |
1. 数据统计情况 | 第31页 |
2. 数据分析 | 第31-33页 |
六、昆明PX事件中造成微博传媒特性差异的因素分析 | 第33-46页 |
(一) 传播主体研究 | 第33-37页 |
1. 数据统计情况 | 第33-35页 |
2. 数据分析 | 第35-37页 |
(二) 传播方式研究 | 第37-40页 |
1. 数据统计情况 | 第37-38页 |
2. 数据分析 | 第38-40页 |
(三) 传播内容研究 | 第40-42页 |
1. 数据统计情况 | 第40-41页 |
2.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四) 传播效果研究 | 第42-46页 |
1. 数据分析——第一阶段 | 第43页 |
2. 数据分析——第二阶段 | 第43-44页 |
3. 数据分析——第三阶段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9页 |
(一) 研究总结 | 第46-47页 |
(二)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