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研究--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

目录第1-6页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导论第9-16页
   ·选题意义第9-11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实践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创新点及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15-16页
第2章 食品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23页
   ·食品安全治理相关概念第16-19页
     ·食品第16-17页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第17-18页
     ·食品安全治理第18页
     ·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第18-19页
   ·食品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治理理论的产生第19-20页
     ·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第20-22页
     ·治理理论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第22-23页
第3章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分析第23-29页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第23-25页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必要性第25-26页
     ·食品安全治理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要求第25-26页
     ·食品安全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突破口第26页
     ·食品安全治理是均衡社会利益分配的内在需要第26页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状及其特征第26-29页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状第27页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特征第27-29页
第4章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9-37页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政府监管职责难以到位第30页
     ·市场调节机制有失平衡第30-31页
     ·社会力量参与缺乏动力第31-32页
     ·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有效性不足第32页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存在漏洞第32-33页
   ·食品安全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政府调控失位第33-35页
     ·市场机制失灵第35-36页
     ·社会自组织失效第36-37页
第5章 国外食品安全治理实践及经验启示第37-43页
   ·国外食品安全治理实践第38-41页
     ·美国食品安全治理实践:职能明确的垂直监管体系第38-39页
     ·欧盟食品安全治理实践: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体系第39-40页
     ·日本食品安全治理实践: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和食品标识制度第40-41页
   ·国外食品安全治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41-43页
     ·整合政府职能部门,明确监管职责和边界第41-42页
     ·重视食品安全法制建设,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第42页
     ·注重专业队伍建设,强化风险预警和管理第42-43页
     ·畅通社会参与渠道,保障信息公开透明第43页
第6章 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第43-55页
   ·食品安全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及其内涵第44-47页
     ·食品安全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基本框架第44-45页
     ·多元主体之一:政府部门和机构第45-46页
     ·多元主体之二:社会公众第46页
     ·多元主体之三:食品企业第46-47页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第47-52页
     ·政府:担当食品安全“元治理”角色第48-49页
     ·社会:参与食品安全外部监督第49-50页
     ·企业:形成食品行业内部自律第50-51页
     ·多元主体的功能耦合:实现食品安全治理的良性互动第51-52页
   ·食品安全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构建和保障措施第52-55页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第53页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行业操守第53-54页
     ·增进社会参与精神与话语表达第54页
     ·规范多元主体治理的协作运行第54-55页
结语第55-57页
注释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研究
下一篇:公共政策合法性研究--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