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1-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创新点 | 第14-16页 |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 3 杭州市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36页 |
| ·杭州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第20-27页 |
| ·创意产业发展初具速度和规模 | 第20-22页 |
| ·八大重点行业稳步发展 | 第22-23页 |
| ·创意产业园区蓬勃发展 | 第23-25页 |
| ·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 第25-26页 |
| ·创意产业的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 | 第26-27页 |
| ·创意产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 第27页 |
| ·杭州市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 ·创意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 第27-28页 |
| ·创意产业园区整合力度不明显 | 第28-29页 |
| ·创意人才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 第29-30页 |
| ·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受土地制约瓶颈凸显 | 第30页 |
| ·创意产业融资约束依然存在 | 第30页 |
| ·杭州市创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制约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 第30-31页 |
| ·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使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受限 | 第31-33页 |
| ·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均造成创意产业的不均衡发展 | 第33-36页 |
| 4 杭州市创意产业发展的“3T”要素分析 | 第36-40页 |
| ·人才要素(Talent) | 第36页 |
| ·技术要素(Technology) | 第36-38页 |
| ·包容性要素(Tolerance) | 第38-40页 |
| 5 杭州市创意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 第40-5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2页 |
| ·建立原则 | 第40页 |
| ·评价指标的内容 | 第40-42页 |
| ·评价方法 | 第42-43页 |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43-44页 |
|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44-45页 |
| ·数据的收集 | 第44页 |
|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44-45页 |
| ·杭州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45-51页 |
| ·综合评价 | 第45-46页 |
| ·创意人才 | 第46-48页 |
| ·创意技术 | 第48页 |
| ·包容环境 | 第48-50页 |
| ·社会基础环境 | 第50-51页 |
| ·杭州市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 第51-56页 |
| ·创意产业综合发展指数测算 | 第51-53页 |
| ·综合评价 | 第53-56页 |
| ·评价结论 | 第56-58页 |
| 6 提高杭州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 第58-60页 |
| ·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 | 第58页 |
| ·加大力度吸引并留住创意人才 | 第58页 |
| ·健全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 第58-59页 |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第59页 |
| ·营造包容性的社会氛围 | 第59-60页 |
|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