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相得益彰--二胡、板胡演奏技法之我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 二胡、板胡演奏技术比较 | 第10-25页 |
(一) 二胡、板胡演奏技术的共性特征 | 第10-16页 |
1、 左手演奏技术 | 第10-12页 |
(1)按弦 | 第10-11页 |
(2)指距关系 | 第11页 |
(3)揉弦及分类 | 第11-12页 |
(4)滑音及分类 | 第12页 |
2、 右手演奏技术 | 第12-16页 |
(1)持弓 | 第12-13页 |
(2)运弓轨迹 | 第13页 |
(3)弓压 | 第13-16页 |
1)自然重力与应用 | 第14-15页 |
2)人为压力与应用 | 第15-16页 |
(二) 二胡、板胡演奏技术的个性特征 | 第16-25页 |
1、 左手演奏技术 | 第16-21页 |
(1)兼指与指序 | 第16-18页 |
(2)滚揉与应用 | 第18-20页 |
(3)“声腔化”揉弦 | 第20-21页 |
1)“声腔化”揉弦中“韵”的表现 | 第20页 |
2)“声腔化”揉弦的应用 | 第20-21页 |
2、 右手演奏技术 | 第21-25页 |
(1)弓序的规律 | 第21-24页 |
(2)弓序的使用 | 第24-25页 |
二、 演奏技法与音乐表现方式的应用 | 第25-33页 |
(一) 演奏技法与音乐表现之关系 | 第25-26页 |
1、 演奏技法是音乐表现的第一要义 | 第25-26页 |
2、 演奏技法与音乐表现相辅相成 | 第26页 |
(二) 音乐表现方法 | 第26-33页 |
1、 音乐表现中的感情设计 | 第27-28页 |
2、 音乐表现中的音画联想 | 第28-30页 |
3、 音乐表现中的人物形象构思 | 第30-31页 |
4、 其他 | 第31-33页 |
三、 在传承中创新——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 第33-37页 |
(一) 从同宗同源到殊途同归 | 第33-34页 |
(二) 关于二胡、板胡艺术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