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1 种子休眠性 | 第9-19页 |
·种子休眠性及生物学意义 | 第9页 |
·种子休眠的分类 | 第9-10页 |
·影响种子休眠性的因素 | 第10-17页 |
·种子休眠性的破除 | 第17-18页 |
·种子的萌发 | 第18-19页 |
2 种子休眠性的分子数量遗传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种子休眠性的遗传学研究 | 第19页 |
·水稻种子休眠性QTL检测及遗传学研究 | 第19-26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水稻品种N22休眠性QTLqSd-1定位及生理特性解析 | 第27-45页 |
摘要 | 第27-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供试材料 | 第28-29页 |
·发芽表型鉴定 | 第29页 |
·QTL检测 | 第29-30页 |
·QTL分析 | 第30-31页 |
·N22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GA、ABA含量的变化 | 第31页 |
·吸水速率测定 | 第31页 |
·种皮透性观察 | 第31页 |
·发芽过程中α-淀粉酶含量观察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5页 |
·群体构建及标记分析 | 第32-34页 |
·休眠性主效位点qSd-1的检测及遗传解析 | 第34-39页 |
·生理特性解析 | 第39-45页 |
第三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第45-49页 |
1 讨论 | 第45-47页 |
·qSd-1的遗传解析 | 第45-46页 |
·N22的生理机制解析 | 第46-47页 |
2 全文结论 | 第47页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