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1 绪论 | 第16-30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6-20页 |
·实践价值 | 第16-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构成的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简单述评 | 第25-26页 |
·本文框架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本文框架结构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概览 | 第27-2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28-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29-30页 |
2 企业自主创新的一般分析 | 第30-44页 |
·自主创新的基本范畴 | 第30-37页 |
·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 | 第30-31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模式 | 第31-35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功能 | 第35-37页 |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 第37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属性及政府介入自主创新 | 第37-44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属性 | 第37-41页 |
·政府支持自主创新源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属性 | 第41-42页 |
·政府作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点 | 第42-44页 |
3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及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4-54页 |
·企业内生因素分析 | 第44-47页 |
·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与企业家的能力 | 第44-45页 |
·创新利益目标与创新收益 | 第45-46页 |
·创新能力及企业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 | 第46-47页 |
·创新权利的合理配置与创新人才及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 第47页 |
·企业外生因素分析 | 第47-54页 |
·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阶段的本质要求 | 第47-48页 |
·技术推动力与技术链和创新链的制约 | 第48页 |
·需求拉动与市场竞争力 | 第48-49页 |
·政府财税政策激励 | 第49-54页 |
4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54-78页 |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成效 | 第54-61页 |
·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更加明确 | 第54-55页 |
·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 第55-56页 |
·创新产出成果丰硕,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 第56-61页 |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描述 | 第61-72页 |
·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幅度较小 | 第61-64页 |
·自主创新活动面临着国际上技术追赶的挑战 | 第64-65页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 第65-66页 |
·研发人员数量稳步提高,但增长幅度有限 | 第66-67页 |
·科技产出进步状况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 第67-69页 |
·科技经费筹集的主体分布不均 | 第69-72页 |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及成因 | 第72-78页 |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 | 第72页 |
·制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 第72-78页 |
5 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 第78-104页 |
·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比较分析(主要引自罗亚非等“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 第78-87页 |
·总效率值分析(DEA模型分析) | 第78-80页 |
·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 | 第80-84页 |
·总体时间跨度分析 | 第84-86页 |
·数据分析归纳与结论 | 第86-87页 |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比较分析 | 第87-93页 |
·财税支持系统 | 第87-89页 |
·支持自主创新的国际财税经验总结 | 第89-90页 |
·中国政府财税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90-93页 |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比较分析 | 第93-104页 |
·企业自主创新银行支持体系 | 第93-95页 |
·企业自主创新债券市场支持体系 | 第95-97页 |
·企业自主创新创业板市场支持体系 | 第97-99页 |
·企业自主创新风险投资支持体系 | 第99-101页 |
·中国新金融体系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比较分析 | 第101-104页 |
6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 第104-141页 |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 第104-107页 |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104-105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评价指标 | 第105-106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评价指标 | 第106-107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测度方法及应用思路 | 第107-111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测度方法 | 第107-108页 |
·测度企业自主创新方法的应用思路 | 第108-111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及实证检验 | 第111-141页 |
·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指标体系 | 第111-113页 |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指标法测度:以制造业为例 | 第113-125页 |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企业自主创新: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 | 第125-135页 |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企业自主创新:以辽宁工业企业为例 | 第135-141页 |
7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举措 | 第141-156页 |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 | 第141-146页 |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 | 第141-142页 |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 第142-144页 |
·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 第144-145页 |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性信贷政策 | 第145-146页 |
·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 第146-150页 |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客观必然性 | 第146页 |
·加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建设 | 第146-147页 |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 第147-148页 |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第148-149页 |
·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 第149-150页 |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平台 | 第150-152页 |
·产学研相结合的客观必要性 | 第150页 |
·“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 第150-151页 |
·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要素环境 | 第151-152页 |
·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152-156页 |
·健全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2-153页 |
·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存度指数及其指标体系 | 第153-155页 |
·建立健全测度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指标体系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4页 |
后记 | 第164-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