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9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8-13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运行模式的金融效应 | 第19-22页 |
·金融效应一:对金融市场的多面影响 | 第19-20页 |
·丰富债券品种,完善债券市场 | 第19-20页 |
·控制信用风险,稳定资本市场 | 第20页 |
·金融效应二:对金融管理的有效改善 | 第20-22页 |
·规范地方债务管理机制 | 第20-21页 |
·化身新型宏观调控手段 | 第21-22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运行面临的问题和所需条件 | 第22-33页 |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运行面临的问题 | 第22-24页 |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运行模式中基本条件的确定 | 第24-25页 |
·发行主体 | 第24页 |
·发行利率 | 第24页 |
·发行金额与期限 | 第24-25页 |
·还本付息 | 第25页 |
·担保方式 | 第25页 |
·债券种类 | 第25页 |
·地方政府债券安全规模的确定 | 第25-33页 |
·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 | 第25-26页 |
·KMV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概括 | 第26-28页 |
·以天津市为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券的安全发行规模 | 第28-33页 |
第4章 国外市场化运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经验借鉴 | 第33-40页 |
·国外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状况 | 第33-36页 |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状况 | 第33-35页 |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状况 | 第35-36页 |
·两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的比较 | 第36-38页 |
·基本要素的比较 | 第36-37页 |
·发行审核制度的比较 | 第37页 |
·管理制度的比较 | 第37页 |
·偿还机制的比较 | 第37-38页 |
·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运行模式的启示 | 第38-40页 |
第5章 实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运行模式的路径选择 | 第40-44页 |
·模式运行期间相关步骤 | 第40-41页 |
·第一步:制度放行,宽松相关法律法规 | 第40页 |
·第二步:严格把关,独具信用评级体制 | 第40-41页 |
·第三步:创建平台,挖掘多个交易渠道 | 第41页 |
·模式运行后期的相关步骤 | 第41-44页 |
·第四步:防范风险,建立系统预警体系 | 第41-42页 |
·第五步:加大保险,筹备偿债准备金 | 第42-43页 |
·第六步:双重监督,中央市场相结合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