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高水平运动员的界定 | 第9页 |
| ·运动员的定义 | 第9页 |
| ·运动员水平界定 | 第9页 |
| ·高水平运动员定义 | 第9页 |
| ·眼动特征的基本理论及眼动实验研究 | 第9-12页 |
| ·眼动特征的基本理论 | 第9-10页 |
| ·眼动在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 第10-12页 |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 ·研究假设 | 第12-13页 |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3-14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14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4页 |
| ·实验法 | 第14-16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6-17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17-26页 |
| ·不同类型被试观看所有材料时平均注视时间的差异比较 | 第17-18页 |
| ·不同类型被试观看所有材料时注视次数的差异比较 | 第18-20页 |
| ·不同类型被试观看所有材料时平均瞳孔直径的差异比较 | 第20-21页 |
| ·不同类型被试在不同注视位置眼动指标的差异比较 | 第21-26页 |
| ·不同注视位置平均注视时间的差异检验与方差分析比较 | 第21-24页 |
| ·被试注视轨迹的比较 | 第24-26页 |
| 5. 分析与讨论 | 第26-30页 |
| ·不同类型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观看所有材料时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26-28页 |
| ·不同类型被试观看所有材料时平均注视时间的差异分析 | 第26-27页 |
| ·不同类型被试观看所有材料时注视次数的差异比较 | 第27页 |
| ·不同类型被试观看所有材料时平均瞳孔直径的差异比较 | 第27-28页 |
| ·不同注视位置平均注视时间的差异检验与方差分析比较 | 第28-30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0页 |
| ·建议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附件 | 第34-3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