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符号表 | 第7-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细胞因子简介 | 第11-12页 |
·白细胞介素-18 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白细胞介素-18 分子特征 | 第13-14页 |
·白细胞介素-18 分布 | 第14-15页 |
·白细胞介素-18 生物学功能 | 第15-17页 |
·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 | 第15页 |
·对 T 细胞的作用 | 第15页 |
·对 B 细胞的作用 | 第15-16页 |
·对 NK 细胞的作用 | 第16-17页 |
·白细胞介素-18 的临床应用 | 第17-18页 |
·白细胞介素-18 的抗感染作用 | 第17页 |
·白细胞介素-18 的抗肿瘤作用 | 第17-18页 |
·白细胞介素-18 的免疫增强作用 | 第18页 |
·免疫增强剂概述 | 第18-19页 |
·植物血凝素作用机制及应用 | 第19-21页 |
·植物血凝素作用机制 | 第20页 |
·植物血凝素的应用 | 第20-21页 |
·脱氧葡萄糖作用机制及应用 | 第21-22页 |
·脱氧葡萄糖作用机制 | 第21页 |
·脱氧葡萄糖的应用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第2章 ChIL-18 复合免疫增强剂对 ND 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 第23-40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试验试剂 | 第23页 |
·试验仪器 | 第23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9页 |
·重组 ChIL-18 的获取 | 第24-25页 |
·抗原效价检测 | 第25-26页 |
·复合免疫增强剂试验配方 | 第26页 |
·试验动物分组 | 第26-27页 |
·血清中 IFN-γ和 IL-2 含量测定 | 第27页 |
·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 | 第27页 |
·抗体水平检测 | 第27-28页 |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 第28页 |
·攻毒保护率测定 | 第28页 |
·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6页 |
·表达菌质粒酶切鉴定和表达蛋白 SDS-PAGE 鉴定 | 第29-30页 |
·免疫不同时间后各组血清中 IFN-γ含量 | 第30-31页 |
·免疫不同时间后各组血清中 IL-2 含量 | 第31-32页 |
·免疫不同时间后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 | 第32-33页 |
·免疫不同时间后各组血清中抗体效价 | 第33页 |
·免疫不同时间后各组脾脏指数 | 第33-34页 |
·免疫不同时间后各组法氏囊指数 | 第34-35页 |
·新城疫强毒株攻毒保护率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40页 |
第3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