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4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0-12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2-14页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发展趋势第14页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8-27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第18-21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概念和内涵第18-20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概念和内涵第20-21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1-27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3-25页
     ·生态城市理论第25-27页
第三章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第27-36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研究第27-31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处于中期加速阶段第27-28页
     ·各县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第28-29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单核心-外围”模式第29-30页
     ·各县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着城市化进程第30-31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现状第31-36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现状第31-33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现状第33-34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第34-35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固体废弃物现状第35-36页
第四章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方法选取第36-45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6-41页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36页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6-41页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第41-45页
     ·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第41-42页
     ·灰色关联分析法第42-45页
第五章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第45-56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判别第45-46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第46-47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原因分析第47-49页
     ·2001 年-2004 年的原因分析第47-48页
     ·2005 年-2006 年的原因分析第48页
     ·2007 年-2009 年的原因分析第48-49页
     ·2010 年原因分析第49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相互制约因素分析第49-56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灰色关联度计算第49-50页
     ·石家庄市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制约因素第50-53页
     ·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约束的主要因素分析第53-56页
第六章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议措施第56-61页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转变粗放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第56-57页
   ·转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第57-58页
     ·城市生活节水第57页
     ·工业节水第57-58页
   ·合理规划城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第58-59页
   ·完善资源管理体制,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第59-60页
   ·加快科技创新第60-61页
第七章 结论第61-63页
   ·结论第61-62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工业节能区际差异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