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安徽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 | 第12-16页 |
·安庆六白猪的种质特性 | 第13页 |
·安庆六白猪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3页 |
·霍寿黑猪的种质特性 | 第13-14页 |
·霍寿黑猪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4页 |
·皖南黑猪的种质特性 | 第14-15页 |
·皖南黑猪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5页 |
·圩猪的种质特性 | 第15页 |
·圩猪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5-16页 |
2 猪肉质、胴体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研究 | 第16-18页 |
3 脂滴包被蛋白(PLIN1)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PLIN1 基因的发现及结构 | 第18页 |
·PLIN1 基因的表达及功能 | 第18-19页 |
·PLIN1 基因的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研究 | 第19-20页 |
4 视黄醇结合蛋白 4(RBP4)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RBP4 基因的发现及结构 | 第20页 |
·RBP4 基因的表达及功能 | 第20-21页 |
·RBP4 基因的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引言 | 第22-24页 |
1 猪 PLIN1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关联性研究 | 第24-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4页 |
·试验动物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试验试剂 | 第24-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2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2-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猪基因组 DNA 样品的检测 | 第34页 |
·PLIN1 基因的 PCR 扩增和 SSCP 检测结果 | 第34-38页 |
·试验猪群 PLIN1 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析 | 第38页 |
·试验猪群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38-39页 |
·试验猪群胴体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9页 |
·试验猪群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9页 |
·试验猪群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9-47页 |
·试验猪群PLIN1基因A3519G位点突变与胴体性状的关系 | 第47页 |
·试验猪群PLIN1基因A3519G位点突变与肉质性状的关系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2 猪 RBP4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关联性研究 | 第51-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试验动物 | 第5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页 |
·试验试剂 | 第51页 |
·试验方法 | 第51-52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4页 |
·猪基因组 DNA 样品的检测 | 第52页 |
·RBP4 基因的 PCR 扩增和 SSCP 检测结果 | 第52-55页 |
·试验猪群 RBP4 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析 | 第55-56页 |
·试验猪群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56页 |
·圩猪群体胴体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56页 |
·圩猪群体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56页 |
·圩猪群体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56-61页 |
·试验猪群 RBP4 基因 A604G 位点突变与胴体性状的关系 | 第61页 |
·试验猪群 RBP4 基因 A604G 位点突变与肉质性状的关系 | 第61-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