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言 | 第11-17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场地分类 | 第12-14页 |
| ·场地反应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场地分类 | 第17-45页 |
| ·四川地区地质背景 | 第17-19页 |
| ·基于抗震设计规范的场地分类 | 第19-26页 |
| ·数据 | 第19页 |
| ·方法 | 第19-22页 |
| ·结果 | 第22-26页 |
| ·基于水平与竖向反应谱比法的场地分类 | 第26-43页 |
| ·强震动观测数据 | 第26-27页 |
| ·方法 | 第27-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 ·讨论 | 第31-42页 |
| ·HVRSR法与抗震设计规范场地分类的对比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基于水平与竖向傅氏谱比法的非线性场地反应识别 | 第45-63页 |
| ·方法 | 第45-4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附图 | 第53-63页 |
| 第四章 基于传统谱比法的场地放大作用研究 | 第63-79页 |
| ·强震动观测数据 | 第63页 |
| ·方法 | 第63-66页 |
| ·场地放大作用 | 第66-74页 |
| ·非线性反应 | 第74页 |
| ·小结 | 第74-75页 |
| 附图表 | 第75-7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79-80页 |
| ·有待开展的工作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