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3-14页 |
| 引言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深度烧伤患者变性真皮中miRNAs的表达变化及功能预测 | 第16-36页 |
| 摘要 | 第16-17页 |
| Abstract | 第17-18页 |
| 前言 | 第1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 1. 主要试剂及器材 | 第18-21页 |
| ·miRNA芯片 | 第18页 |
| ·其它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0-21页 |
| 2. 方法 | 第21-26页 |
| ·烧伤患者变性真皮组织的收取 | 第21页 |
| ·组织切片及HE染色 | 第21-22页 |
| ·miRNA芯片技术检测烧伤患者变性真皮中miRNAs的表达 | 第22-23页 |
| ·miRNA的逆转录 | 第23-24页 |
| ·miRNA的QRT-PCR | 第24-25页 |
| ·miRNA引物序列 | 第25页 |
| ·靶基因预测及信号通路分析 | 第25-26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26页 |
| 结果 | 第26-31页 |
| 1. 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 | 第26页 |
| 2. 变性真皮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26-27页 |
| 3. 芯片检测烧伤患者变性真皮miRNA表达的变化 | 第27-29页 |
| 4. 对烧伤患者变性真皮与正常皮肤差异表达miRNAs的验证 | 第29-30页 |
| 5 靶基因预测及信号通路分析 | 第30-31页 |
| 讨论 | 第31-36页 |
| 第二章 miR-199a-5p在热损伤成纤维细胞转归中的表达及作用 | 第36-63页 |
| 摘要 | 第36-38页 |
| Abstract | 第38-40页 |
| 前言 | 第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9页 |
| 1. 主要试剂及器材 | 第40-42页 |
| ·试剂及材料 | 第40-41页 |
|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42页 |
| 2. 大鼠深二度烫伤 | 第42-43页 |
| ·深二度烫伤模型的制作 | 第42-43页 |
| ·动物分组 | 第43页 |
| ·标本采集及处理 | 第43页 |
| 3 原代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 第43-44页 |
| ·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 | 第43页 |
| ·细胞传代 | 第43页 |
| ·细胞的冻存 | 第43-44页 |
| ·细胞的复苏 | 第44页 |
| ·细胞计数 | 第44页 |
| 4. 成纤维细胞热损伤模型的制作 | 第44-45页 |
| 5. 组织及细胞miRNA的提取(使用Rneasy mini kit) | 第45-46页 |
| 6. MTT法 | 第46-47页 |
| 7. 细胞划痕实验 | 第47页 |
| 8. Transwell迁移实验 | 第47-48页 |
| 9. miRNA转染 | 第48-49页 |
| 实验结果 | 第49-59页 |
| 1. miR-199a-5p在大鼠变性真皮中的表达 | 第49-50页 |
| ·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 | 第49页 |
| ·miR-199a在大鼠变性真皮中的表达 | 第49-50页 |
| 2. 成纤维细胞的热损伤预处理 | 第50-52页 |
| ·成纤维细胞的热损伤模型 | 第50-51页 |
| ·成纤维细胞热损伤后miRNA-199a-5p的表达 | 第51-52页 |
| 3. miRNA-199a-5p mimics和miRNA-199a-5p inhibitors转染成纤维细胞 | 第52-53页 |
| 4. miRNA-199a-5p对热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第53页 |
| 5. miRNA-199a-5p对热损伤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53-56页 |
| ·划痕试验 | 第53-54页 |
| ·transwell | 第54-56页 |
| 6. miRNA-199a-5p的靶基因预测及筛选 | 第56-59页 |
| 讨论 | 第59-63页 |
| 第三章 miR-126在热损伤HUVECs转归中的作用 | 第63-86页 |
| 摘要 | 第63-65页 |
| Abstract | 第65-67页 |
| 前言 | 第6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7-72页 |
| 1. 主要试剂及器材 | 第67-69页 |
| ·试剂及材料 | 第67-68页 |
| ·主要仪器 | 第68页 |
| ·miRNA mimics 及 miRNA inhibitors 的配制 | 第68-69页 |
| 2. 大鼠深二度烫伤 | 第69页 |
| ·深二度烫伤模型的制作 | 第69页 |
| ·动物分组 | 第69页 |
| ·标本采集及处理 | 第69页 |
| 3. 原代HUVECs的培养 | 第69-70页 |
| ·原代HUVECs的培养 | 第69-70页 |
| ·细胞传代、细胞冻存、细胞复苏、细胞计数 | 第70页 |
| 4. HUVECs热损伤模型的制作 | 第70页 |
| 5. 组织及细胞miRNA的提取(使用Rneasy mini kit) | 第70-71页 |
| 6. miRNA转染 | 第71-72页 |
| 实验结果 | 第72-82页 |
| 1. miR-126在大鼠变性真皮中的表达 | 第72页 |
| 2. HUVECs的热损伤预处理 | 第72-74页 |
| ·HUVECs的热损伤模型 | 第72-73页 |
| ·HUVECs热损伤后miRNA-126的表达 | 第73-74页 |
| 3 miRNA-126 mimics和miRNA-126 inhibitors转染HUVECs | 第74-75页 |
| 4. miRNA-126对热损伤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 | 第75-76页 |
| 5. miRNA-126对热损伤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76-80页 |
| ·划痕试验 | 第76-77页 |
| ·transwell | 第77-80页 |
| 6. miRNA-126的靶基因预测及筛选 | 第80-82页 |
| 讨论 | 第82-86页 |
| 全文结论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 综述 | 第94-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8-119页 |
| 一:参与科研情况 | 第118页 |
| 二:论文发表情况 | 第118-119页 |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