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1页 |
·汾河概述 | 第15页 |
·藻类与淡水生态系统的联系 | 第15-17页 |
·藻类在水质监测及评价中的生态学意义 | 第17页 |
·藻类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汾河上游水环境的历史与现状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藻类植物区系组成及时空变化 | 第21-43页 |
·采样时间 | 第21页 |
·研究区域及采样点设置 | 第21-25页 |
·藻类的采集 | 第25页 |
·定性样品的采集方法 | 第25页 |
·定量样品的采集方法 | 第25页 |
·藻类样品的处理与鉴定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41页 |
·汾河上游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 | 第26-40页 |
·汾河上游藻类植物组成的时空变化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水质评价及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43-52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藻类生物量的评价方法 | 第43页 |
·藻类优势种的评价方法 | 第43页 |
·多样性指数的评价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50页 |
·生物量评价结果 | 第44-46页 |
·优势种评价结果 | 第46-48页 |
·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藻类组成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52-69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第52-53页 |
·理化指标评价方法 | 第53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66页 |
·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 第54-59页 |
·理化指标的评价结果 | 第59-60页 |
·藻类生物量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60页 |
·各采样点理化指标PCA分析 | 第60页 |
·各采样点DCA排序分析 | 第60-66页 |
·讨论 | 第66-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4页 |
·汾河上游理化因子 | 第69页 |
·汾河上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 | 第69-70页 |
·汾河上游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 | 第69-70页 |
·汾河上游藻类植物的生物量 | 第70页 |
·汾河上游藻类植物的优势种 | 第70页 |
·汾河上游藻类植物的多样性指数 | 第70页 |
·汾河上游藻类植物的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70-71页 |
·汾河上游水质现状的分析 | 第71-72页 |
·汾河上游的治理方案及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