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纲诗歌创作动机及其美学价值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萧纲之性格及其诗歌创作的动机 | 第13-25页 |
第一节 南朝运命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君副境遇 | 第16-21页 |
第三节 文弱君子 | 第21-25页 |
第二章 萧纲诗歌的美学特征 | 第25-49页 |
第一节 萧纲诗歌的溯源与分类 | 第25-28页 |
第二节 萧纲诗歌的闲适与纯情 | 第28-32页 |
第三节 萧纲诗歌中的女性审美 | 第32-39页 |
一 萧纲大力表现女性美的原因 | 第32-33页 |
二 萧纲个人情感的女性化倾向 | 第33-36页 |
三 萧纲女性诗歌的情色与轻重 | 第36-39页 |
第四节 萧纲诗歌中的佛理人生 | 第39-45页 |
一 学佛生活的表现 | 第39-41页 |
二 佛教哲理的影响 | 第41-45页 |
第五节 萧纲诗歌与声色南朝 | 第45-49页 |
一 萧纲诗歌创作对谢灵运的继承与发展 | 第45-46页 |
二 萧纲咏物诗空洞乏味的原因 | 第46-49页 |
第三章 萧纲诗歌美学追求对后世的影响 | 第49-61页 |
第一节 对古代近体诗成熟的贡献 | 第49-53页 |
第二节 南朝女性文学形象的确立 | 第53-57页 |
一 萧纲钟情女性的典型意义 | 第53-55页 |
二 南朝女性对中国文人的意义 | 第55-57页 |
第三节 艺术帝王的代表 | 第57-61页 |
结语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