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

一株祁连山黄花棘豆内生芽孢杆菌新种的鉴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6页
   ·前言第10-18页
   ·芽孢杆菌的分类地位第18页
   ·芽孢杆菌多相分类介绍第18-24页
     ·经典分类法(Classical taxonomy)第19页
     ·数值分类法(Numerical taxonomy)第19页
     ·分子分类法(Molecular taxonomy)第19-21页
     ·化学分类法(Chemical taxonomy)第21-24页
   ·芽孢杆菌的应用研究进展第24页
   ·展望第24-25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5页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第26-33页
   ·试验材料第26页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26-28页
     ·培养特征观察第26页
     ·革兰氏染色及芽孢染色第26-27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菌体特征第27-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3页
     ·培养特性第28-29页
     ·革兰氏染色及芽孢染色结果分析第29-30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结果分析第30-33页
第三章 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第33-39页
   ·试验材料第33页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33-36页
     ·基本生长指标、染料的抗性、抗生素抗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第33-34页
     ·生理代谢指标测定第34-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39页
第四章 分子水平的鉴定第39-44页
   ·待测菌株 16s rDNA 序列测定第39-41页
     ·CTAB 法小量提取细菌总 DNA第39页
     ·DNA 纯度检测第39-40页
     ·16s rDNA 序列 PCR 扩增第40-41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41页
     ·测序第41页
   ·基于 16s rDNA 构建系统发育树第41页
   ·总 DNA G+C 含量测定第41-42页
     ·酶法大量提取细菌总 DNA第41-42页
     ·DNA 纯度检测第42页
     ·总 DNA G+C 含量测定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4页
第五章 细胞化学组分鉴定第44-49页
   ·全细胞脂肪酸含量测定第44-46页
     ·菌体培养第44页
     ·实验所需常规仪器及用具第44页
     ·试剂配制第44页
     ·脂肪酸提取第44-45页
     ·脂肪酸测定与分析第45-46页
   ·细胞醌类型分析第46-47页
     ·菌体培养第46页
     ·冻干菌体的制备第46页
     ·醌类物质的提取第46页
     ·薄层色谱纯化与检测第46页
     ·醌类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脂肪酸类型分析第47-48页
     ·醌类型分析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65页
致谢第65-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烯醇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蚊子抗氯菊酯C6/36细胞株中的表达分析
下一篇: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及混合菌种纤维素降解能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