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遗传学论文

平胸龟三个亚种的有效性及其线粒体双控制区进化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缩写表第12-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27页
 第一章 后生动物线粒体重复控制区进化研究进展第13-27页
  1 后生动物线粒体多控制区现象第13-14页
  2 线粒体双控制区的进化第14-15页
  3 线粒体双控制区的产生和进化机制第15-17页
  4 重组对 CRs 进化的影响第17-21页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7页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第27-58页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和 14 个核基因数据探讨平胸龟亚种有效性.第27-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3页
   ·样本采集和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8-29页
     ·引物设计及 PCR 扩增及测序第29-30页
   ·DNA 测序结果处理与分析第30-31页
   ·平胸龟亚种的系统发生分析第31-33页
  2 实验结果第33-35页
   ·mt DNA 序列第33-34页
   ·nu DNA 序列第34页
   ·mt DNA 和 nu DNA 的遗传距离计算第34页
   ·系统发生分析第34-35页
  3 讨论第35-39页
   ·mt DNA 控制区的亚种特异性第35页
   ·基于 mt DNA 和 nu DNA 估算平均遗传距离第35-37页
   ·平胸龟亚种的系统发生分析第37-39页
  结论第39-40页
 第三章 平胸龟线粒体双控制区进化研究第40-5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1-44页
   ·样本采集和基因组 DNA 提取第41-43页
   ·DNA 测序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第43页
   ·平胸龟双控制区的系统进化分析第43-44页
   ·重组检测分析第44页
  2 结果第44-46页
   ·平胸龟 mt DNA 的双控制区第44-45页
   ·CRs 的系统发生分析第45页
   ·重组检测分析第45-46页
  3 讨论第46-52页
   ·平胸龟 mt DNA 双控制区的独立进化第46-49页
   ·通过异源重组形成的双控制区第49-51页
   ·平胸龟 mt DNA 双控制区的功能维持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硕士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动态角色转换的多Agent模拟作战系统
下一篇:铜绿微囊藻NADP~+-依赖型异柠檬酸脱氢酶的鉴定及单体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分子进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