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超前预加固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性分析 | 第10-21页 |
·软弱围岩的含义 | 第10-11页 |
·软弱围岩的分级与变形特征 | 第11-14页 |
·软弱围岩的分级 | 第11-12页 |
·软弱围岩的变形特征 | 第12-14页 |
·影响软弱围岩变形的基本因素 | 第14-17页 |
·地应力因素 | 第14-15页 |
·岩体力学性质因素 | 第15页 |
·围岩强度应力比因素 | 第15-16页 |
·隧道形状因素 | 第16页 |
·隧道埋深因素 | 第16-17页 |
·新奥法在软弱围岩中的应用 | 第17-21页 |
·新奥法简介 | 第17-18页 |
·新奥法在国内的应用 | 第18-19页 |
·新奥法的问题与局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新意法在软岩大断面隧道的理论研究 | 第21-37页 |
·大断面隧道的定义 | 第21页 |
·常用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 | 第21-25页 |
·新意法概述与定义 | 第25-30页 |
·新意法概述 | 第25-26页 |
·与新奥法的异同 | 第26-28页 |
·新意法的定义与根本理念 | 第28-30页 |
·新意法相对其它设计施工方法的区别与优点 | 第30-31页 |
·新意法相对其它设计施工方法的区别 | 第30页 |
·新意法的优点 | 第30-31页 |
·针对围岩变形反应的新意法理论研究 | 第31-37页 |
·新意法压力拱状态分类 | 第31-33页 |
·新意法理论研究的三大阶段 | 第33-37页 |
第四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37-67页 |
·工程背景 | 第37-39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37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37-39页 |
·工程预支护方案的选择 | 第39-42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 第42-4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3-44页 |
·模拟工况 | 第44-45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67页 |
·上台阶第一步开挖对围岩位移的影响分析 | 第47-50页 |
·拱顶竖向地层位移随施工步的变化分析 | 第50-53页 |
·拱顶水平地层位移随施工步的变化分析 | 第53-55页 |
·拱底竖向位移随施工步的变化分析 | 第55-56页 |
·锚杆内力分析 | 第56-59页 |
·喷射混凝土层内力分析 | 第59-67页 |
第五章 隧道掌子面超前预加固方法研究 | 第67-81页 |
·调整超前核心土的两大措施 | 第67-69页 |
·调整超前核心土的几种方法 | 第69-81页 |
·采用玻璃纤维锚杆加固掌子面-超前核心土 | 第69-74页 |
·采用旋喷注浆管棚进行洞室预约束 | 第74-77页 |
·采用预切槽支护技术进行洞室预约束 | 第77-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