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6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五) 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6-18页 |
1、主要创新 | 第16-17页 |
2、主要不足 | 第17-18页 |
一、村干部胜任能力基础理论分析 | 第18-23页 |
(一) 村干部 | 第18-19页 |
1、村干部的内涵 | 第18页 |
2、村干部的特征 | 第18-19页 |
(二) 村干部胜任能力 | 第19-21页 |
1、胜任能力 | 第19-20页 |
2、村干部胜任能力 | 第20-21页 |
(三) 村干部胜任能力调查的方法 | 第21-23页 |
1、行为事件访谈法 | 第21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21-23页 |
二、村干部胜任能力的界定 | 第23-35页 |
(一) 文本分析 | 第23-27页 |
1、党和政府赋予的行政职责 | 第23-26页 |
2、村民赋予的公共管理职责 | 第26-27页 |
(二) 村干部胜任能力要素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1、目的性原则 | 第27页 |
2、精简性原则 | 第27页 |
3、明确性原则 | 第27页 |
4、整体系统性原则 | 第27-28页 |
5、客观科学性原则 | 第28页 |
(三) 村干部胜任能力要素集成 | 第28-35页 |
1、基本观念 | 第28-30页 |
2、基本素质 | 第30-32页 |
3、领导素质 | 第32-35页 |
三、村干部胜任能力调查设计 | 第35-39页 |
(一) 调查问卷设计与编制 | 第35-37页 |
1、问卷设计原理 | 第35-36页 |
2、问卷设计原则 | 第36页 |
3、问卷编制步骤 | 第36-37页 |
(二) 访谈提纲设计 | 第37-39页 |
1、访谈目的 | 第37页 |
2、访谈提纲 | 第37-39页 |
四、H省X市P镇村干部胜任能力调研 | 第39-41页 |
(一) 调研对象 | 第39-40页 |
1、H省X市P镇基本情况 | 第39页 |
2、调研各村的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二) 调研方式与过程 | 第40页 |
(三) 调研结果 | 第40-41页 |
五、H省X市P镇村干部胜任能力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1-45页 |
(一) 数据统计 | 第41页 |
(二) 数据分析 | 第41-45页 |
1、H省X市P镇村干部胜任能力现状 | 第44页 |
2、H省X市P镇村干部胜任能力期待 | 第44-45页 |
六、问题与建议 | 第45-52页 |
(一) 调研结果反映的主要问题 | 第45-48页 |
1、村干部对胜任能力的评价有过高倾向 | 第45-47页 |
2、村干部的相关知识体系缺失严重,调查研究能力较为贫弱 | 第47-48页 |
3、村干部胜任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 第48页 |
(二) 建议 | 第48-52页 |
1、加强教育和培训,丰富村干部知识体系 | 第48-49页 |
2、构建科学的村干部考核体系,促进村干部胜任能力的提升 | 第49-50页 |
3、完善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附 | 第54-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