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思路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 第12-25页 |
·国外教师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国外教师评价的发展过程 | 第12页 |
·国内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教师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教师评价方法 | 第13页 |
·教师评价主体 | 第13-14页 |
·教师评价标准 | 第14-15页 |
·教师绩效评价 | 第15-16页 |
·中日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比较 | 第16-25页 |
·日本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 第16-18页 |
·我国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 第18-20页 |
·中日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 第20-25页 |
第三章 XX县高中教师绩效评价分析 | 第25-33页 |
·学校概况 | 第25页 |
·学校绩效评价现状 | 第25-28页 |
·绩效评价原则 | 第25页 |
·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 第25页 |
·考核程序 | 第25-26页 |
·注意事项 | 第26页 |
·绩效工资发放 | 第26-28页 |
·绩效结果 | 第28页 |
·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评价指标偏重教学结果评价,不能体现教师的发展意愿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过分量化 | 第29-30页 |
·评价目的不明确 | 第30-31页 |
·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 第31-32页 |
·评价结果缺乏反馈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构建高中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优化方案 | 第33-49页 |
·确立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 | 第33页 |
·评价体系优化原则 | 第33-34页 |
·可操作原则 | 第34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34页 |
·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原则 | 第34页 |
·反馈原则 | 第34页 |
·对学校绩效评价的建议 | 第34-36页 |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 第34-35页 |
·实行分层的评价标准 | 第35-36页 |
·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6-45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45页 |
·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45页 |
·评价过程的组织 | 第45-49页 |
·发动教师的广泛参与 | 第45-46页 |
·选择有效的评价方法 | 第46-47页 |
·组建评价小组和考核范围的划定 | 第47页 |
·评价程序 | 第47-48页 |
·评价结果应用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9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